近年來,山東省努力加強職業教育宏觀管理,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目前,全省中職學校在校生達到140余萬人,高職院校在校生達到76萬人,中職與普通高中、高職與普通本科在校生規模基本持平。主要做法是:
一是以改革考試招生制度為突破口,加強中、高等職業教育統籌管理。重點面向中職學校畢業生,建立起“知識+技能”春季招生考試制度,技能考試采取實際操作形式,全省近10萬名考生參加。逐年增加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計劃,連續兩年翻番達到1萬多人,改變了職業教育局限在專科以下層次的局面。擴大高職院校招生自主權,自主招生試點學校達到42所,注冊入學試點學校達到25所,招生規模近5萬人。遴選16所中職、20所高職、19所本科院校,開展中職與本科“3+4”、高職與本科“3+2”對口貫通系統培養試點,培養規模達到3520人。完善初中后五年制高職教育,年均培養規模由2005年的1.2萬人發展到目前的7.5萬人。將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調整高等教育結構的戰略重點,在全省遴選200個本科專業點進行重點建設,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要舉辦本科職業教育。
二是以制定專業教學標準為抓手,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標準、行業技術規范、職業資格標準有效對接,開發100個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建立54個中職、高職、本科相銜接的課程體系,參與的行業企業專家、職業院校教師達6000余人次。全面啟動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分專業集群成立省級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推進學校與行業企業對接。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將中職教育“雙證互通”試點擴大到所有合格學校,遴選8所高職院校、8所技師學院進行合作培養試點。
三是以優化結構和提高素質為核心,加強師資隊伍管理。采取靈活的教師供給機制,允許職業院校教職工編制總額的20%不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由學校自主聘用專業兼職教師,財政參照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平均薪酬水平確定經費撥付標準。改革職業院校教師招聘制度,將專業工作經歷和職業資格作為基本條件,擴大學校用人自主權。建立完善的省級師資培訓體系,培訓基地由2005年的省內5家擴展到目前的國內外40多家,培訓經費由每年500萬元增加到5000萬元,2005年以來累計培訓6萬余人次。實施“能工巧匠進職校”計劃、齊魯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和教學名師、教學團隊建設計劃,培養職教領軍人物。
四是以深化職業教育辦學制度改革為重點,推進多元辦學。通過財政獎補、選派公辦教師支教、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發展,今年財政投入1.3億元支持民辦本科名校和職業院校品牌專業建設。出臺辦法,推動非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的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教師享受公辦學校社會保障待遇。在全省13所職業院校開展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試點,建立行業、企業、教師、家長及社會共同參與的學校治理機制。探索校長培育遴選新機制,制定職業院校校長專業標準,在5個市試點取消中職學校校長行政級別,按照教育家、企業家的復合標準培養配備職業院校校長。
山東省抓住關鍵 創新突破 提高職業教育管理水平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