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助力職業教育大發展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近期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11月21日,人社部、財政部、國資委召開了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決定將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
企業新型學徒制從試點走向全面推行,意味著我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變革。各大職業院校在認真落實教育部2014年頒布的《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的基礎上,深刻領會了《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精神,這將有助于推動職業教育及職業院校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
一是新使命。改革開放40年來,職業教育高速度、高質量發展,培養了成千上萬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教育仍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勞動者技術水平與用人方技能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一直存在。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出臺,就是要著重破解職業培訓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矛盾。作為職業教育的主導,職業院校應當肩負起這一重大使命,積極主動地適應產業轉型升級,不僅要努力擴大人才培養規模,更要著力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所作為,努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技能人才。
二是新任務。企業新型學徒制是企業主導、院校參與,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即由企業與技工院校、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培訓中心等教育培訓機構聯合培養,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根據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學徒,這是職業院校在企業新型學徒制中的核心任務。這一新任務,要求職業院校在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等“五個對接”上有所突破。同時,要求職業院校根據生產一線的用人需求進行培養,在專業、課程設計、教學管理上,貼近企業崗位要求。
三是新機遇。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與職業院校的“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雙師聯合培養”,內容一致。企業新型學徒制,強調“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院校參與”,確立了企業的主體地位,改變了以往職業院校在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局面。這種轉變有利于進一步激發企業主動參與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開展,更有利于職業院校貼近產業和企業辦學。招生與招工雙融合、校企師資雙融合,使職業院校在招生、培養、就業等方面也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產學一體、工學雙融。職業院校在“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通過配合、參與企業新型學徒制,突破了長期以來產教融合不通、校企合作不暢的瓶頸。
四是新挑戰。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院校配合的多方協調聯動機制,為職業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思維。同時,也給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教學管理、師資培養、育人管理、實訓基地建設、實訓裝備等,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職業院校要采取更加靈活、多元的方式,主動適應時代的變化,不能關起門來搞職業教育;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迫切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作出改革,精準對接產業發展的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踐行技能人才工作本位培養方式,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教育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