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培訓 外來品牌本土品牌大pk
記者深度調查島城外語培訓市場 邀請島城知名外語培訓機構負責人探究現狀
外語培訓市場,向來被認為是一塊巨大的蛋糕,誰先占領了先機,誰就占領了市場。據記者了解,當前在青島從事外語培訓的機構共有700多家。
一是大眾外語培訓機構:覆蓋面大,影響力大,英、法、德、意、日等語種應有盡有;二是高端外語培訓機構:涵蓋面相對較窄,主要針對高端商務英語培訓,職業經理英語培訓等,活躍在青島企業界;其三是主打小語種培訓牌的機構:涉及語種集中,主要針對小語種如日語、韓語等開展培訓;其四是以翻譯、直譯為主攻方向的特色外語培訓機構:不以語種來區分,主要培養外語界高精尖翻譯人才為主;而另外一些培訓機構就成了“散戶”,分食小部分的市場份額。
其中,引人注目的當屬英語培訓。前一段時間以來,隨著國際國內培訓大鱷的進駐,島城的外語培訓市場一時達到了白熱化程度。外來品牌與本土品牌,一個推崇“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一個推崇“天時地利人和”,究竟誰能終在市場競爭中勝出?記者調查發現,師資、課程特色、價格、學習地點和品牌已成為英語學習者考量和選擇機構的重要因素。學習者明顯理智了,迫使機構做出經營策略的調整來滿足“上帝”們的新需求。
本期教育周刊,我們特推出島城外語培訓市場調查,邀請島城幾家知名外語培訓機構負責人,從市場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前景、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一 連鎖辦學
酒店、餐飲可以辦連鎖、辦加盟,那學校呢?特別是對人才有著極苛刻要求的外語培訓學校?隨著一些國際、國內教育連鎖機構的進入,青島外語培訓行業的格局在悄然變化。這種變化究竟有多大?
行業解讀:連鎖帶來的只是牌子
“全球公認的幾所著名大學如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等都沒有走連鎖辦學的途徑,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教育不同于做產品。肯德基、麥當勞可以辦連鎖,因為他們出售的產品是可以標準化制作的。無論是在青島的肯德基還是在紐約的肯德基,質量、口味是統一的,這樣肯德基完全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擴張。”青島利文外語學校的謝校長說,一個著名教育品牌背后是優秀師資的支撐。教師,尤其是名師,是不可復制的資源,這就是教育連鎖進入的一個誤區。一些連鎖分校帶來的只是一個牌子,而這個牌子背后的靈魂卻不見蹤影。這就形似一個“空殼”。
哈佛、耶魯、劍橋、牛津等老牌國際名校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的定位是做強,而不是一味做大。他們整合學校有限的優質資源,由著名教授親自授課,從而培養出大批的學者、企業家、政府領導等,因此吸引了全世界的優秀學子。現在有的外語培訓機構在各地辦分校,其整體實力可想而知。
本土習慣
名校有名校的效應,可能讓學習者頭頂光環,也可能給予學習者更多的承諾。但是,光環背后是什么?名人名校效應能否給你的學習帶來大的進步?能否名實相符?這些都是問題。
行業解讀:外來學校大多水土不服
青島國交外語學校王校長告訴記者,培訓市場是需要與學校學習緊密結合的,特別對于大中小學生來說,所以也可以這樣說,外語培訓是帶有地域色彩的。從這個方面來說,外來外語培訓機構的進入也存在許多對消費者不利的方面:雖然打著總部師資的旗號,但實際還是雇用本地的師資甚至是剛畢業并缺少多年授課經驗的大學生,經過短期的培訓,學習者無法長期享受到總部名師的指點,甚至會出現中途師資頻繁更換的問題。此外,沿用總部的課程設置特點:例如大班制、上課時間不遵循本地消費者特點等,也會給本地學生帶來不便。
給學校造勢是必要的,但消費者也應該在這個“勢”中看清真相:所謂的名師名校都是特定的,一旦離開特定的位置,不能適應青島的教學特點,那它的“名”也就不存在了。任何一個外來品牌的到來,絕不像某些“外來和尚”說的那樣,是帶著拯救本地市場的使命而來,因為青島本地的外語培訓市場是魚龍混雜。青島的外語培訓市場歷經多年發展與調整,已涌現一批本地化的品牌學校,得到大家認可。
師資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遇到一個好老師學習起來能夠事倍功半,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很多學習者喜歡選名校,認為名校的老師一定是好的。但是,對于外來培訓機構而言,學習者選擇教師的權利從何體現?
行業解讀:好的師資是難以移植的
青島中豪外語學校的徐校長這樣理解師資:師資是一所培訓學校重要的資源,作為青島本土化的品牌,中豪的師資是根據青島人的學習特點配備的;而對于一些外來品牌而言,按照市場慣例,一個新的培訓機構進入一個新的城市,一定會有很多誘人的舉動,比如價格打折、配備好的老師等。但是,這些舉動是否會長久呢?我看不一定。單從教師來講,一名教師附屬的東西有很多,比如家庭,短期內他可以兩頭飛,但肯定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外來英語培訓機構一旦在青島籠絡了人氣,招齊了學生,它的一些優秀的教師就可能撤走。從這點說,選擇青島本土的培訓機構就放心得多。
從教學上講,因為外來外語培訓機構都是統一管理的,在規范化了的同時,也存在“大船難掉頭”的局面。比方說,同樣的課程,外來品牌規定全部學完要100個小時,而青島的學生,可能需要120個小時,這就出現了教學不能相長的局面,不利于知識的消化吸收。
學習理念
不同的外語培訓學校會傳授不同的學習理念,有的提倡循序漸進式的學習方法,有的提倡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來說,怎樣的一種課程設置更為適合?
行業解讀:只靠老師贏不了市場
就青島目前的培訓市場來說,大中小學生、在職人員的英語培訓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而這部分人群的特點就是需要快速提高英語成績。目前,有的外來外語培訓機構不能很好地了解這一本土化的特點,造成了偏差。比如說,只是制定開課計劃,在課堂上更多地依靠老師的個人魅力吸引學生,更多地介紹學習方法,希望學生課后再鞏固知識。依照青島賽思外語學校丁主任的理解,這樣做的后果顯而易見,一是自主性不是很強的學生學了之后馬上就忘,另一個就是學習費用支出的增加,因為在課后學習需要購買更多的影像資料。
青島本土化的外語培訓學校因為了解認知了學習群體的特性,所以能提出更適合本地學生的學習理念:循序漸進,手把手教授,保證課堂學習質量。
授課方式
大班制還是小班制更具優勢,這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大班制注重同學之間的交流,小班制則強調學生和外教間的聯系。孰優孰劣?可能需要學生自己來認定。
行業解讀:小班制對學員更有優勢
很多外語培訓學校都是從大班制起家的,但是那是有特定時間段的:學習者多,教授者少,必然形成老師供不應求的局面。青島朗閣外語培訓學校的校長LISA告訴記者,應該承認,大班授課能形成良好的同學關系,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一,大班授課人數至少50人,這樣就在無形中減少了學習者和老師的交流機會,特別是對于口語學習者來說,缺少了鍛煉口語的機會;其二,學生人數多,學習質量勢必下降,老師在課堂上只告訴你該怎么說,而沒有實際演練,沒有語言環境,慢慢地所學的都會忘記了。
目前,有的外來外語培訓機構依舊推行大班辦學,希望通過老師的個人魅力留住學生,顯然是與青島的市場需求不符的。由此也帶出是否需要外教授課的問題。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英語學習者希望有外教,覺得與外教交流外語成績提高更快。
學外語
不必迷信品牌
“既然要學,那就一定去名校,名校師資力量強大,學起來更有保證。”這是目前一部分外語學習者的心態,而專家表示,學外語選名校其實是一種誤區。
名校的名聲很多是從身邊朋友那里了解的,朋友傳朋友,口碑傳口碑,但是,有一點是外語學習者必須意識到的:適合別人的就一定適合你嗎?你們的學習習慣相同嗎?你們的學習基礎一致嗎?個人稍微的差異都可能導致學習結果的截然不同。大家現在口中所說的培訓名校很多都是外來的,要知道,北京和青島的學習習慣是不同的,市場也是不同的,一個新的培訓品牌進駐青島,能否水土相符是個問題,因為對島城學校的學習狀況不了解,對需要充電的白領人士的空閑時間不掌握,它即使有再大的名氣,也不能給你的學習帶來益處。所以,選擇外語培訓學校,固然要看學校的品牌,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適合你的學習特點。
來源: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