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濟南“體育新政”能否激活體育教學
從4月16日開始,濟南市5.3萬名初中畢業生分批進入了中考體育測試賽場。為了激活學校體育教學,增強學生體質,濟南市教育局對今年體育中考進行了多項改革。其中,體育成績在中考總分中占60分,分值超過一些文化科目;學生身高、體重要量化打分。這些改革內容引起了部分爭議。
濟南中考“體育新政”引爭議
濟南市3月份出臺的2008年中考體育考試政策發生諸多變化,其中一項是大幅提高了體育成績在中考總分中的比重,由去年的30分提升至60分。在570分的總分中,體育成績所占比重比化學、生物還要大。“學三年生物、化學,還不如跑跑跳跳得分高!币恍┘议L對于體育分值這么高表示不理解。
在60分的體育成績中,身高、標準體重占5分。有家長認為,把學生身高體重納入中考體育成績,學生太胖或太瘦都要扣分,對一部分學生不公平。一位初三學生家長對記者說,由于遺傳、缺乏鍛煉等原因,她的女兒體重超標,沒想到還要因此被扣分。這位媽媽說,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學生體質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
濟南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處長王學東說,濟南的做法并非別出心裁,而是有政策依據的。按照2007年開始實施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生的身高、體重都是被考核的內容,而且要占體育總分的10%。
王學東解釋說,濟南把學生身高、體重列為中考體育測試項目已經是第5年了,以前只在總分中占2分-3分,社會關注度不大。今年,這項測試的分值增至5分,加上政策出臺時間距離考試時間較近,所以家長們的反應比較強烈。
濟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朋星說,山東省委省政府年初下發了有關文件,初中畢業升學體育成績按不低于中考總分10%計入成績。濟南中考體育政策不是改革,而是回歸,回歸到國家的政策規定上來。
學校體育萎縮 學生體質堪憂
朋星表示,在推出“體育中考”方案前,廣泛征求了意見,主要目的是引導中小學生、家長、學校重視日常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未成年人的體質!艾F在學生的體質太差了,學校升旗短短40分鐘之內,就會有好幾名同學暈倒!彼f。
朋星說,出臺這一政策的背景是,學校體育教學不受重視,很多學校不能開足體育課程,有的學校幾年不開運動會,體育課被文化課擠占。多數學校沒有專業體育老師,體育老師都是兼職的。
濟南市一位初中校長對記者說,由于升學壓力大,學生普遍缺乏體育鍛煉,體能確實有所下降,超重和偏瘦的學生都很多。以前男生如果不能做10個引體向上,就會被同學取笑,而現在能做到四五個的很少,很多男生甚至一個都做不了。
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成為大多數學校的辦學狀態,導致學生體質狀況近兩年一直呈下降趨勢。山東省教育廳去年的一次調查表明,中小學生體質和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部分指標有所下降。肺活量、速度、爆發力、耐力都呈下降趨勢,超重和肥胖檢出率繼續上升,近視患病率居高不下,并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中考改革能否激活學校體育?
濟南中考“體育新政”是在山東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朋星認為,給學生減負既要做減法也要做加法,把學生過重的知識性課業負擔減下來,把體育等不足的課程加上來。
一位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體育成績分值低,學生依靠突擊準備,基本上都可以拿到滿分。今年體育成績占60分,學生之間會拉開15分至20分的差距。這幾十分對升學太關鍵了,差1分可能就意味著要交1萬多元擇校費,所以學校和學生都對體育考試非常重視。
這位校長說,新政策出臺后,老師、家長、學生都很著急。學生在備考的同時,每天都要跑步、打球,但是排球、籃球、足球這些項目很多學校從來沒有開展過,短時間內很難補上。按照新的考試政策,相當一部分同學體育成績會嚴重失分。
據記者了解,體育中考新政策出臺后,學校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增加了,有的學校把體育課增加到一周三節。有的家長還給孩子請了體育家教,臨時突擊練習考試項目。記者在濟南部分初中看到,下午放學后,操場上一改往日冷冷清清的場面,有不少學生在跑步、打籃球,十分熱鬧。
朋星說,在目前狀況下,考試無疑是一個很有效的杠桿。由于考分比重提高,今年更強調嚴肅體育考試的考風考紀,市內各區實行異地監考,考分當場公示,防止出現各類違規違紀情況。對于發生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行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有關教育專家認為,濟南中考體育新政可以在短期內激活學校體育教學,但是從長遠來看,提高學生體質還要依靠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想鍛煉,享受鍛煉的樂趣。
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