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時事熱點 >> 陶冬:中國自救尚未可知,難救全球
陶冬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
中國政府在11月9日宣布,動用4萬億人民幣,通過財政擴張來拉動放緩的內需。
同時將財政政策基調由“穩健”調向“積極”,將 顆喲蟮餃猛夤蘇ι嗟牡夭健2還蟊晏庀虜⒚揮邢钅肯附冢負蹩梢鑰隙ㄕ庖煥孔蛹蘋校扔行孿钅浚燦芯上钅浚òㄐ磯嘣繅蚜腥朧晃騫婊囊芽さ南钅浚A磽猓泄贍蓯鞘瀾縞銜ㄒ灰桓隹梢圓瘓壑ぃ煌ü⒎ɑ梗渙忻髯式鵠叢矗閂壯鋈绱伺喲蟛普У墓搖R災醒胝殼暗惱瘢疓DP比率,中央財政應該有能力承擔部分項目的費用。但是沒有了土地收入的地方政府和開始惜貸的銀行,卻是未知數。何況許多項目需要相當長的前期準備工作(試想象在新疆建鐵路的設計和在城區修地鐵的動遷)。筆者認為,終在今后兩年成事的新基建項目,可能遠低過宣傳出來的4萬億。
當然,中國的經濟形勢比起其它國家要好許多。中國是大陸型經濟,十三億人需要吃飯、穿衣,這類需求游離于全球危機之下。加上加速推出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稅收政策,筆者認為中國的GDP增長應該可以維持在7~8%左右。這個數目在世界上比較頗為理想,但是仍比一年前近12%的增長少掉三分之一。
中國經濟已經連續五年維持在10%以上的增長,過熱跡象比比皆是——流動性、資產價格、工資增長、原料消費。這種局面難以長期繼續下去,不過政府的屢次調控卻又效果不彰。全球金融風暴和國內資產價格下調,終于撬動了一個經濟的下行周期。一旦經濟放緩形成,相信勢頭很難在短期內扭轉。經濟重新加速需要消費、出口、房地產三個經濟引擎中,至少兩個轉入上升勢頭。或者農村部、服務業出現一番新的氣象。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中國經濟現在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基數甚高,重新啟動所需要的動力要比十年前大,增長點也需要更多,但是這種動力和新的增長點暫時尚未出現。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有可能連續2-3年徘徊在8-9%的增長區間。
中國能保持8%的經濟增長,已經是對全球經濟作出重大貢獻,可以減輕亞洲經濟遭受的金融危機以及罕見的同步衰退的荼毒。但是不要忘記中國經濟本身也處于下行周期,過去幾年的主力增長點已顯疲態。政府和央行的刺激措施可以制止經濟大幅下滑,但是光靠政策因素未必能夠重新啟動一個新的上升周期。筆者認為,指望中國經濟短期內打救亞洲經濟,是不現實的。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