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某高職學校聘請就業指導專家前來為學生做一堂有關“求職應聘注意細節”的講座,但是令學校老師們沒有想到的是,200人的階梯教室只來了不到30個同學。負責主辦此項活動的老師無奈地說:“‘就業’這個話題跟每個學生都息息相關,沒想到學生們根本不感興趣。”
在一些大學校園中,像這樣讓“主講人”尷尬、主辦方傷心的“無聽眾”講座確實不少,以至于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少高校在舉辦各種講座活動時都會提前組織學生到場聆聽!皩W校舉辦講座是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但是現在的大學生們好像都很‘忙’,忙打工、忙戀愛、忙考研,大家根本沒時間參加講座。我們只能硬性派指標,組織學生參加!蹦掣咝W生輔導員這樣告訴記者。
針對學校的良苦用心,學生們卻有不同的看法!靶@講座有很多,有學校辦的,有系里的,還有社團的,這么多的活動我們根本參加不過來。主要的是很多專家的講座都是以理論為主,聽上去離我們很遠。而且有的講座就是商品推介會!贝笕∮谝幌伦诱f了很多不愿參加講座的原因。而通過走訪記者了解到,導致學生“冷”對校園講座的主要原因是不少專家的講座缺乏新意,記者在聽完就業指導專家有關“求職應聘注意細節”的講座后發現,所謂專家意見其實在網絡上隨處可見,這樣的講座的確很難吸引大學生們的注意。而對于校園講座的內容魚目混珠,學生們建議學校應該加強管理,嚴把“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