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數字化校園建設先驅之一,同濟大學早已將信息技術引入到了教學體系當中,但隨著使用者和數據量呈現出 暴 炸 式的增長態勢,同濟大學原有的IT基礎平臺存在著支撐能力不足,數字化校園系統存在的單點故障隱患以及面對應用高峰時支撐能力的薄弱等問題。為了改變目前的尷尬狀況,實現對更多新興應用更強大的支撐能力,同濟大學迫切希望能夠對原有系統進行升級改造。
為了解決同濟大學IT基礎架構所面臨的問題,富士通新的升級改造方案引入了四臺FUJITSU PRIMEPOWER450 UNIX服務器和三臺FUJITSU PRIMEPOWER650 UNIX服務器,它們被分別作為郵件服務器、數據交換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使用, 并與一臺FUJITSU ETERNUS3000 M300構建成SAN存儲環境。同時,為了確保所有應用的高可靠性,實現7×24的訪問,富士通還選用了FUJITSU PRIMECLUSTER雙機軟件及多路徑軟件,使系統平臺在穩定性和更多應用的支撐方面都更加游刃有余。
在同濟大學數字化校園升級改造方案中,新系統架構體系采用了三層架構模式,在前端將原有的SUN V240作為了門戶服務器,而在擔負著關鍵數據傳輸和運算的中間層則使用了兩臺FUJITSU PRIMEPOWER450 UNIX服務器作為數據交換服務器,并通過采用FUJITSU PRIMECLUSTER技術實現了集群管理,徹底消除了應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單點故障。
此外,為了使系統更加穩定可靠,新的解決方案還將原有系統中的SUN V880和V4800應用了集群技術,將這兩臺服務器作為認證服務器,從而在認證環節杜絕了單點故障的發生。同時,由兩臺FUJITSU PRIMEPOWER650 UNIX服務器組成的應用服務器以及兩臺FUJITSU PRIMEPOWER450 UNIX服務器組成的郵件服務器也都確保了各個環節的系統冗余,從根本上實現了整個系統的安全穩定以及不間斷運行。
將FUJITSU PRIMEPOWER650 UNIX服務器與原有的SUN V4800進行集群并作為數據庫服務器的解決方案,不但提供了應用系統所急需的性能,還有效地消除了數據層的單點故障,確保后臺數據的安全,同時也使原有的硬件平臺得到了有效利用,從而降低了系統的總體擁有成本。
此外,數據交換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均配備了多路徑軟件,冗余連接到后臺的FUJITSU ETERNUS3000 M300磁盤陣列構建為SAN存儲環境。不僅如此,為了使數據的存儲和備份環節達到電信級的安全可靠,同濟大學數字化校園新的解決方案還通過將FUJITSU ETERNUS3000 M300磁盤陣列與ACM REC技術的無縫結合,實現了強大的遠程容災能力,確保了后臺所有數據的安全。
在同濟大學數字化校園系統大量應用并存的狀況下,系統的支撐能力及可靠性成為其選擇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該項目中,富士通獨有的集群技術全面解決了原來的單點故障問題,使威脅系統的隱患化解于無形。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富士通強大的服務器和存儲系統技術優勢,升級改造后的同濟大學數字化校園不僅徹底化解了應用高峰期所帶來的系統性能壓力,實現了資源的有效調配,并且由于富士通信息系統架構產品能夠與同濟大學現有系統平臺實現平滑的應用遷移,因此用戶在系統升級過程中不必大動干戈即可輕松完成對IT基礎架構的改造,大限度實現了對用戶投資的有效保護,為同濟大學數字化校園體系的未來擴展和進一步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