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冶金技術學院坐落于風景如畫的濟南市歷城新區。歷城素有“齊魯首邑”之稱,文化底蘊深厚,才子名人輩出。山東冶金技術學院博納山河靈秀之氣,秉承優秀文化傳統,已走過了近三十年的風雨歷程。學院現有在校生6800余人,設有機械工程系、電氣與自動化工程系、信息與管理系、地質工程系、基礎部四系一部和地理信息技術、機電一體化、鋼鐵冶煉、鋼鐵壓力成型、數控技術、電氣維修、裝配鉗工等二十余個骨干專業。其中,地理信息技術、機電一體化專業為省級名牌或重點專業。
學院是一所國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建院近三十年來為冶金地質行業和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成為行業和省內重要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基地。在全院師生共同努力下,學院連續幾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實現了以升學為導向向以就業為導向的轉變,基本達到了學生、家長滿意,社會、企業認可。學院發揮職業技術院校的作用,抓住省政府實施“技能扶貧”政策所提供的機遇,在力求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力求實現最佳社會效益。先后榮獲 “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省級示范性學校”、“山東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自1999年以來,連續八年被評為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
學院實習設備完善,現有數控技術、機械加工、鉗工、電子電工等大型標準實習車間和多媒體教室、語音室、PLC可編程控制器、電子電工、機械演示、GBS、液壓傳動模擬等實驗(實習)室;圖書館藏書30萬余冊(含電子圖書),形成了具有較高知識含量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完整的教學實習體系。
學院堅持教育創新,突出專業特色,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加強教學督導檢查與考核,形成了規范有效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分層次教學、一體化教學和“達標教學法”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努力進行教育管理辦法的改革,在做好一體化教學和模塊化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探討學分制教學質量多次在省、市考核評比中位居前列。加強了教學各個環節的管理;實行了學生對任課老師與班主任教學和管理的月反饋辦法;實行了任課老師周反饋班級辦法;開展了教研室參與專業班級管理的活動。各系積極探討學分制的管理辦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打造一支業務素質高、專業能力強、思想作風正、道德品質高、為人師表的雙師型的師資隊伍,是學院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性條件。圍繞這一目標,學院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教育和引導教師用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影響學生。學院認真落實教育培訓計劃,采取內培外學和引進等多種形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各系分別組織教師進行了業務培訓,為造就“一支以研究生為主導,本科生為主體,雙師型教師為基礎的師資隊伍”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學院堅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為建設和諧校園奠定了基礎。從關心的角度去管理,從愛護的角度去教育,抓典型,樹正氣,促進后進同學的轉化,是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準則。以抓衛生、抓紀律作為各系學管工作的突破口,從抓學生宿舍衛生和教室紀律著手,從日常小事著眼,以糾正不良行為為目的,教育同學改變陋習,樹文明新風。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立足于服務學生,培養品德,提高素質。加強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創新,通過制度的規范來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管理水平。干部值班人員、班主任值班人員以及學生管理人員經常深入到學生宿舍、實習車間和教室等場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院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學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以學習貫徹“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了法制教育和“講文明、除陋習”教育,組建了由150多名學生團員組成的青年志愿者隊伍。堅持了每周一次升國旗和每周講評制度、開展了“學雷鋒,樹新風”等多種活動和多個專題教育深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上黨課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并設立了“幫教對象”,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結對子,重點“思想扶貧”。通過舉辦“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增強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這些辦法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學院的學風建設。
按照“出口暢、入口旺”的工作思路,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以加強與地方用人單位合作為基礎,以提高安置就業率為目標,努力搭建好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平臺,學院已連續五年成功舉辦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一次性簽約率達60%以上。學院與優勢企業和外企建立了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學生就業市場進一步拓寬。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三十年崢嶸歲月,三十年春華秋實。山東冶金技術學院將以嶄新的姿態繼續拼搏,以良好的面貌加快發展,為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