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謀劃好教師教育振興發展
要辦好教師教育,必須強化政府責任,把教師教育放到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必須堅持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為基礎教育提供穩定的師資保障;必須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必須繼承和發揚教師教育優良傳統,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創新發展;必須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使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令人尊敬和羨慕的職業。
由國家五部門聯合頒發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是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重大舉措,是全面落實教師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重要體現。全文緊緊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隊伍建設指示要求,圍繞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這個中心任務,謀劃好教師教育振興發展這篇大文章。具體來說,我的突出感受是三個字:“高、準、實”。
第一個是“高”,戰略定位高。“教師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動力源泉。”《行動計劃》開篇即圍繞新時代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把加強和改革教師教育,放在教育現代化發展大局中統籌考慮,既作為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作為當前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同時,提出圍繞教師教育質量提升,在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和教師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重點著力,從機制上與政策上為教師教育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撐,真正做到“推進教師教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第二個是“準”,目標任務準。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教師提出了“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和“四個服務”等要求,這既有師德師風要求,也有專業成長期望。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源頭工程”,《行動計劃》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和期望,提出了“經過5年左右努力,辦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師教育院校和師范類專業,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健全”的總目標,以及增強師德教育實效性、提升培養規格層次、改善教師資源供給、創新教師教育模式、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等5項具體任務,以新時代師德養成鑄造教師專業之靈魂,以專業化機構建設為教師教育振興之保障,以資源充分合理配置促進教師教育可持續發展,以滿足黨和人民需求為宗旨不斷創新教師教育。《行動計劃》準確把握我國教師教育事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目標明確、任務具體,為各地貫徹落實指明了方向。
育事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目標明確、任務具體,為各地貫徹落實指明了方向。
第三個是“實”,政策舉措實。針對當下教師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文件提出了十大行動。如針對教師敬業精神不強,提出了“師德養成教育全面推進行動”;針對教師培養層次偏低,提出了“教師培養層次提升行動”;針對師范生生源質量下滑,提出了“師范生生源質量改善行動”;針對優質教師教育資源散失,提出了“高水平教師教育基地建設行動”等。在組織實施方面,從責任主體、經費保障、督導檢查等都進行了明確規定,確保《行動計劃》問題準、措施實、路徑明、責任清、保障有力。
職業教育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