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一帶一路”上的中國職教故事:“絲路”化雨春滿園
2017年中秋,在贊比亞從事職教培訓的教師羅枚收到當地學生的節日祝福
羅枚在贊比亞為當地職教學生授課
泰國當地學員在“魯班工坊鐵院中心”的動車組模擬駕駛控制臺上操作
(圖均由受訪者提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以來,中國職業教育學校紛紛行動起來,走出國門,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的教育界產業界人士攜手合作,共同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路徑。在此過程中,中國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和積累的辦學經驗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的職教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和有益借鑒。
近日,記者專訪了幾位親身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職教界人士,傾聽他們在異域從事職教事業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絲路”情懷。
2016年10月23日,張文亭帶著對非洲大陸的幾分好奇降落在贊比亞的基特韋,這是該國僅次于首都盧薩卡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富藏銅礦的中北部地區。他此行的使命是為在該國的中國有色礦業集團等幾家中資企業培訓當地員工。
張文亭所在的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工院)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被確定為首批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的8所試點學校之一。張文亭是該校教學經驗豐富的知名教師,曾指導學生摘得陜西省技能大賽的冠軍。
在張文亭看來,要完成在贊比亞教學任務必須做好3件事:第一是保持身體健康。該國不僅醫療條件較差,而且蚊蟲很多,必須做好防護,否則被叮咬后可能感染上瘧疾。第二是克服基礎設施落后帶來的生活問題。他說,在贊比亞遭遇停電是家常便飯,只能去努力適應。第三是教學要因陋就簡,找到適合當地的教學方法。他說,一方面,當地職教水平較低,培訓機構設施落后、設備陳舊;另一方面,當地學生非常珍惜職業培訓機會、學習意愿高。“面對這種環境,教師就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力,想方設法克服種種困難,探索出一條在當地管用的教學路子,充分滿足和適應學生的需求。”為此,張文亭作出了積極努力并取得了豐富成果,和當地學生一起完成了預定教學任務。
一年后,張文亭的同事羅枚自愿報名參加赴贊比亞項目,開始了在當地為期3個月的教學工作。或許是作為一位女教師的緣故吧,羅枚似乎對那里的教學生活的描述更顯感性化。她給記者講了自己遭遇黑曼巴蛇的故事,雖然只是與這種“毒性強”的蛇路邊“偶遇”,沒有遭受攻擊,但她還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甚至至今仍記得那瞪著她的蛇眼露出的兇光。異域的生活雖然有時不免讓她心驚肉跳,但是羅枚從當地學生身上找到了莫大的安慰,一方面,那些淳樸、善良的學生會對她噓寒問暖,非常真誠;另一方面,他們勤奮努力,如饑似渴地學習,讓她非常感動。
2017年中秋節,他鄉做客的羅枚收到當地學生用中文送上的節日祝福。“感謝中國!中秋快樂!”這樸素的表達在她看來,透著跨越文化的別樣溫馨,而那個特殊的團圓節,也成了她永遠銘記的幸福時刻。
2018年7月20日,“魯班工坊鐵院中心”在泰國大城技術學院揭牌成立,這座由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的培訓中心,是中國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高鐵類技術技能培訓基地。它與兩年前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所建的“魯班工坊”一脈相承,后者在2016年3月8日落成揭牌時,被稱為是中國在海外設立的首個職業教育領域的孔子學院。
2017年12月21日,泰國第一條標準軌高速鐵路——“中泰鐵路”的開工儀式在泰國呵叻府巴沖縣舉行。呵叻府距泰國首都曼谷約250公里,是泰國大的府,也是通往泰國東北部的門戶。泰方期望鐵路建成后能將泰國與周邊國家連接起來,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交通網絡的一部分。
鐵路建設對高素質鐵路技術人才產生旺盛需求,“魯班工坊鐵院中心”由此應運而生。這個朝氣蓬勃的學院將直接服務于中泰鐵路建設項目,并根據當地鐵路建設情況,設計了包含高鐵動車組檢修技術、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在內的兩個專業。大城技術學院為此提供了1000多平米的場地來進行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設備的采購均來自國內,中國裝備與中國技術并駕齊驅、涉海遠航的愿景也正在成為現實。
“我們希望中國的裝備制造企業也能跟著‘魯班工坊’一起走向海外。”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于忠武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興奮地說。這所刻有鮮明的中國鐵路發展印記的技術學院,擔負著授人以漁的重任,向世界貢獻中國高鐵標準。它將在未來兩到三年,為泰方培養一批專業帶頭人,而已經建設好的空中課堂,也能讓津門和大城府實現遠程教學無縫銜接。
政府出資建設“魯班工坊”,是天津在職業教育走出國門的過程中所做的一次大膽嘗試。獲名于春秋時期的“匠師之祖”公輸盤,或許也隱含了想用中國智慧為世界輸出能工巧匠的建校初衷。“從校企合作到產校融合,我們希望‘魯班工坊’的建設能夠提高職業院校為“一帶一路”參與國當地產業服務的水平,帶動營商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于忠武說。
這是中國職業教育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的縮影。到2020年,天津市將在海外建成10座“魯班工坊”,橫跨亞歐、非洲、美洲等地進行布局,包含英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吉布提等多個國家。智行四方的“魯班工坊”,正在用自己的工匠品牌,將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成果與世界共享。
“2019年1月,具有學歷頒發資質的中贊職業技術學院將在贊比亞掛牌成立,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結合的方式將共同助力職業教育的海外發展。我們將來會考慮在中贊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物流、電子商務等相關課程。”陜工院院長張曉云向本報記者透露說。
陜工院關于在贊比亞拓展的新計劃一方面源于該學院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張曉云解釋說,陜工院地處歷史名城咸陽,該市擁有西北地區大的航空港和出口產品內陸港,形成了成熟完整的電商物流產業發展格局,貨暢其流,物達八方。陜工院因勢利導,大力發展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并將其打造為特色和優勢。另一方面,陜工院在對贊比亞產業發展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認為,該國物流業亟需提升,而相關人才匱乏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因此陜工院計劃立足特色,給贊比亞職業教育“量身定制”專業,做到“雪中送炭”。這是職業教育真正能“走出去”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的關鍵。
如何讓學校在海外落地生根后發展壯大呢?“魯班工坊”也在積極探索實踐。
“在當地招收留學生赴華留學,同時通過‘質量建坊’釋放品牌效應,積極引導泰國當地學生到中方在泰企業工作,促進當地就業。”于忠武介紹說。依托工坊品牌,天津已帶動了一批包括新能源、裝備制造等在內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少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的學生也慕名前來進入“魯班工坊”學習。到目前為止,除泰國本地學生之外,“魯班工坊”已培訓了上千名泰國鄰國學生。
“魯班工坊”雖然只是一個點,但已經有了輻射效果,影響力甚至已經覆蓋東南亞多個國家。統一建坊標準、課程標準及人才培養方案標準等幾個方面;在國外組織國際化的技能大賽,既起到“練兵”作用,也能吸引周邊國家的學生來觀摩、參賽。
于忠武認為,職業教育海外發展的過程中,獲得“雙重認同”非常重要。具體來說就是既要服務好“走出去”的中方企業在當地的需求,為其培養一批當地專業人才,獲得他們的認同;又要與當地本土教育和產業對接,特別是適應當地學生對職業技能的需求,獲得他們的認同。做好這兩點,職教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職業教育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