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新學期,這位校長說,不要總抱怨辦學艱難,不要總想著做驚天動地的事,而要……
新的學期已經踏上征程了,校長們,您準備好了嗎?
作為學校管理者,站在新學期的門檻上,您都在考慮些什么問題呢?北外附中林衛民校長也在思考:新學期,不要總是抱怨辦學的艱難,要努力承擔起辦學者的責任;新學期,不要在好高騖遠上浪費時間,而是在做好每件小事上下足功夫;新學期,更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您啟發。
站在新學期的門檻上,思緒萬千。
01
不要總是抱怨辦學的艱難,更要有作為教育者的道德卓越感
你去執掌一所學校,尤其是一所平實而不是“名聲遠揚、擁有大量資源”的學校,你會發現關于學校發展的愿景只不過是清醒時的夢,如何把愿景變為現實,你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規劃學校戰略發展的全面責任。
面對辦學現實的困境,一些所謂的學校領導學、學校教育的秘訣和法則,似乎很蒼白。令人疑惑的甚至不符合邏輯的事情、現象你可能每天都會碰到。面對這一切,的自我救贖在于:以高度自覺的道德修煉,養成面對挑戰、面向未來的大格局。教育者的使命關涉每個孩子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宏觀上說,人類社會善良、仁慈、優異的品質,教育者應當努力去修煉。
作家畢淑敏說,“在人類整個群體中,總會有些人如此與眾不同,他們如磁石被高尚的磁鐵吸引,被所要擔負的宏大責任吸引”。有幸擔當領導學校的責任,這本身就是對你卓越品質的肯定,你生命的意義也將在這一艱巨的擔當中逐漸明晰、實現。“教育者”這份職業,沒有炫目的光環,也談不上光鮮、風光,只有那些舍得過平淡而有意義生活的人,才有勇氣踏入這神圣而艱辛的職業。
抱怨只會讓你心中的石頭變得越來越重。只有通過強大自己內心的力量,才能進入“游戲”的核心并觸及教育的本質,把有意義的工作做得更有意思。
02
不要總是想著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更要沉著地做好每天的小事
時下,一些蠱惑人心、宣揚物質層面的成功,讓一些校長覺得自己“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之中。其實,經營一所學校有很多基礎性工作需要完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排定教學進度、對各個章節教學內容的合理課時安排作出決策,發動教師研究教材教法、控制知識達成度的質量標準,要對各項“工作流”加以標準化、規范化,對工作任務、人員分工、流程、信息報送、應急事務等進行精細的安排,讓所有人員明確知道:自己在某個時段應當去干些什么、怎么去干。
此外,防范校園欺凌事件,安全意外事故處置,公共衛生管理,上學、放學、考勤以及每個學生身體排查的晨檢,開關門窗通風,校門口的值班,課外自由活動的管理,設備設施損壞的報修,周末大掃除和全校消毒事務,教師外出培訓的管理……相比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這些公共事務的安排是相當復雜和瑣碎的,必須依靠教師的責任感、價值認知以及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
學校教育的成功,需要全體教職工能夠做到對課堂教學以及日常事務的全面精通。一所學校如果有一群“精通的人”,以沉醉的方式專注各項工作,養成不斷追求完善的習慣,而且把一切經驗進化為富有教育智慧的直覺和本能,學校教育的成功將指日可待。學校教育從來就沒有捷徑,更沒有“畝產萬斤”的神話,學校教育工作就是每天認認真真地上課,認認真真地與學生談心,認認真真地完成各項事務……教育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要遵守常識,遵循樸素,堅守良知。
教育之旅盡管困難重重,有時令人困惑生畏,但同時也饒有趣味。“普通人和勇士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勇士把一切都當作挑戰,而普通人把一切當作是賜福或詛咒”,教育工作者要有這樣的“勇士之心”,以堅定的信念,堅持不懈地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正確、更加精致。
03
不要總是炫耀學校的成功,更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有人以為,似乎只有那些資源充裕、得到政策關照的學校,才有資格談論所謂的辦學成功。
其實,學校教育的成功應當體現在每個學生的成長上。當我們把目光放在每個學生的成長上,傳統觀念中的“成功學校”,其成功的背后或許還有許多地方應當檢討和改進;那些“平實的學校”也不必事事沮喪,或許自身就蘊藏著許多有價值的做法、經驗,值得進一步挖掘和發揚。教育的成功是靠符合教育本質的行動實現的,而不僅僅是爭奪物力資源。一所學校重要的資產不再是豪華的教學樓、華麗的操場和一流的設備,教育的、文化的、愛生的、課程的、精致管理的創意……一切關于學生成長的“事務”,才是學校不斷進步的發動機。
教育學生就是領著學生奔向希望。“我們要面對的未來確實是不確定的,也是不安定的,但絕不是沒有希望的。”面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教育者需要更高的視野、更深入的反思、更有價值的引領。面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為標志的“未來已來”的恐懼,教育者無法以現在的邏輯推測未來,更不能以現在“學校成功”來代替學生發展的一切可能性。杜威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能夠繼續教育自己”。是的,在一定意義上說,只有學生本人才能真正教會自己擔當起成長的責任,并更加堅定、更加勇敢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學校教育就像一條寬廣平緩的河流,無論過程多么轟轟烈烈,為了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宗旨時刻都不能變。
“大氣為人,大愛行事,大智謀發展”。我認為,這是作為學校領導者應該堅持的準則。愿以此與大家共勉。
文章來源 | 《人民教育》雜志2018年第17期雜志
報名咨詢(請詳細填寫聯系方式,專業老師會盡快與你聯系,做詳細的解答!) | ||||||||||||||
|
辦學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