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為何那么發達?
人是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技能人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了產品品質。在制造業強國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德國制造”高品質發展輸送了大量優秀的產業工人。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這是一種企業和學校同為辦學主體的職業教育模式。
近兩年,特朗普為了推動“Made in America”戰略,正以積極的姿態學習和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我國同樣如此,在過去十年中,去德國考察職業教育雙元制并引進國內實踐者絡繹不絕。
小學后即分流的教育體制,使得教育資源得到經濟合理的利用,也使得職業教育有了更扎實的基礎。將職業教育提前到義務教育階段,這是德國教育體制富有特色的地方。對于職業教育來說,這樣的教育體系無疑有著極大的優勢。
德國勞動力市場具有明顯的職業導向特征。在我國,勞動力的招聘和流動主要以學歷為依據,學歷是就業市場上的敲門磚,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勞動者收入的高低。但在德國,勞動力的招聘和流動以及收入高低主要以職業資格為依據。比如,同一行當的勞動者,如果又具有相同資格級別,那么他們的收入在整個德國范圍內都是相差無幾的。
德國勞動力市場職業導向的特性,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它使得職業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在德國,職業教育專業標準有一個富有特色的叫法,即“教育職業”!敖逃殬I”與實際職業密切相關,是對相關工作崗位群進行教育學處理之后的結果,它是雙元制職業教育各方面工作的依據。
德國勞動力市場職業導向的大優勢在于,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也高。即使在學徒期間,他們每個月也能拿到一兩千歐元津貼。轉正成技術工人后,收入也不會比大學生低多少,有時甚至更高。
德國企業有著聯合培養學徒的傳統,企業不僅視之為一種責任,更視之為一種權利。企業培養學徒的大動力,就是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德國一向通過高品質的產品贏得市場,在未來同樣得靠提升產品性能保持價格優勢,因此企業格外重視對技工人才的培養。對于企業來說,是否擁有一支高質量的員工隊伍,決定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低,也決定了企業能夠生存多久。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企業高度參與是提升辦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德國企業參與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熱情,為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那么,德國人為什么這么敬業呢?敬業精神的背后折射出德國人高度的職業身份認同。這種身份認同的養成既有宗教和哲學的推動,也有教育的貢獻。在中世紀,德國人將職業視為塵世的修煉,敬業程度反映了對基督的忠實程度。啟蒙運動之后,宗教影響力大不如前,不過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道德?档抡J為道德的基礎是自律,而非宗教強制性的他律。從這個意義上講,即使沒有宗教力量,職業道德也應當是內化于心的。
事實上,康德哲學并非我們所想象的僅僅局限于學術界。德國人的職業認同和職業道德或多或少帶有康德哲學所留下的痕跡。另外,德國從小學開始,就不斷為孩子們創造機會接觸各種工作,當孩子們十多歲開始進入職業教育領域時,大部分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進入企業后,師傅也會幫助他們做職業規劃,培養他們對對職業的認同和工作熱情以及高度的責任心。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