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技能鑒定 >> 磨工國家職業標準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工 藝 準 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能讀懂軸、套、圓錐、螺紋、圓球等簡單的零件圖 |
簡單零件的表達方法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1.能讀懂軸、套、錐體等簡單零件的工藝規程 2.能制定簡單工件的磨削加工順序(工步) 3.能合理選擇切削用量 4.能合理選擇砂輪 5.能合理配制、使用切削液 |
1.簡單零件的磨削工藝 2.磨削余量的確定方法 3.磨具的選擇與修正方法 4.切削液的種類和配制方法 5.常用計算知識 6.砂輪知識 | |
(三)工件定位與裝夾 |
能正確使用通用夾具、專用夾具和簡單的組合夾具 |
1.磨床常用夾具和種類、結構與正確的使用方法 2.組合夾具的使用方法 | |
(四)磨具與量具準備 |
1.能合理選用磨削常用磨具,并會安裝、平衡和修正 2.能合理使用磨床常用量具 |
1.磨床常用磨具的種類及用途 2.磨床常用量具的種類及用途 | |
(五)設備維護保養 |
1.能操作普通磨床 2.能對普通磨床進行維護保養,按規定定期加油 |
1.普通磨床的名稱、型號、現格、性能及操作方法 2.普通磨床的潤滑及常規保養知識 | |
二、 工 件 加 工 |
(一)外圓磨削 |
能進行外圓、外錐體的削。 工作實例:工件全長300 mm,中間一段為1:5錐體,長50 mm,兩端φ30 mm。要磨削錐體部位并達到以下要求: 公差等級IT6,表面粗糙度Ra0.4 μm,跳動 0.005 mm |
外圓磨削的方法及錐體工件的磨削知識 |
(二)內孔磨削 |
能磨削內孔。工作實例:孔徑φ50mm,長度 100 mm,外徑φ80 mm,同時磨削端面,并達到以下要求: 公差等級IT7,表面粗糙度Ra0.8 mm,圓度0.005μm,內孔與端面垂直度0.01 mm |
內孔磨削的方位 | |
(三)平面磨削 |
1.能磨削平面。工作實例:磨削外徑φ200 mm,內徑φ170 mm,厚度 15 mm的環,并達到以下要求: 磨削兩平面公差等級IT7,平行度0.005μm,表面粗糙度Ra0.8μm 2.能磨削四槽。工作實例:工件凹槽寬40 mm,長100 mm,深20mm,并達到以下要求: 磨削槽的兩側面及底面平行度0.02mm,垂直度0.01 mm,公差等級IT7,表面粗糙度Ra0.8μm |
1.平面磨削的方法 2.凹槽的磨削方法 | |
(四)刀具刃磨 |
能刃磨鉸刀、絲錐等簡單刀具。工作實例:外徑φ15mrn鉸刀,γ0=3,α0=10,Z=6,經磨削達到以下要求: 刃磨前刀面,表面粗糙度Ra0.63 μm,跳動為 0.03 mm |
簡單刀具的刃磨方法 | |
(五)螺紋磨削 |
能磨削梯形絲杠。工作實例:Tr50 mm×8 mm螺紋部分長500 mm,直徑φ50 mm,螺距P=8 mm,齒形角α=20°,并達到以下要求: 全長螺距誤差為0.008 mm, 表面粗糙度 Ra0.2 μm,精度等級h7 |
螺紋的磨削方法及掛輪的計算知識 | |
三、 精 度 檢 驗 及 誤 差 分 析 |
(一)內外徑及長度、深度檢驗 |
l.能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尺、內徑百分表測量直徑和長度 2.能正確使用百分表,測微儀測量工件跳動 3.使用卡規測量工件外徑 |
1.使用百分表、測微儀測量工件跳動的方法 2.塞規、卡規的使用方法 |
(二)錐度檢驗 |
1.能正確使用涂色法檢驗錐度接觸(包括內錐、外錐) 2.能正確測量平面的精度 3.能測量一般的刀具 |
1.使用錐度塞規及涂色法檢驗錐度的方法 2.測量平面平行度、垂直度、對稱度的方法 | |
(三)螺紋檢驗 |
1.能用螺紋千分尺測量螺紋中徑 2.能用三針測量螺紋中徑 |
螺紋的檢驗方法 |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工 藝 準 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l.能讀懂主軸、螺桿、絲杠、曲軸、齒輪等較復雜的零件圖 2.能讀懂磨床的砂輪架、工件架、尾座等簡單機構的裝配圖 3.能繪制軸、套、圓錐、螺紋、齒輪等簡單零件圖 |
1.較復雜零件的表達方法 2.簡單零件圖的畫法 3.簡單機構裝配圖的識讀方法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1.能讀懂細長軸、薄壁孔、小孔、深孔、螺紋、成形件等較復雜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 2.能制定不使用四爪單動卡盤及專用工裝的回轉體零件、偏心軸、細長軸、薄壁件、螺紋等零件的工藝過程 |
1.較復雜零件的磨削工藝 2.加工余量及次序的分配原則 | |
(三)工件定位與裝夾 |
1.能正確裝夾薄壁件、細長軸、偏心件等 2.能合理使用四爪單動卡盤、花盤、正弦夾具、V形夾具、中心架等裝夾外形較復雜的零件 |
l.定位原理及裝夾方法 2.磨削時防止工件變形的方法 3.復雜工件、不規則外形工件的裝夾方法 | |
(四)磨具與量具準備 |
l.能根據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的要求,正確選用磨具 2.能正確使用內徑千分表、杠桿式卡規等較高精度的量具 |
1.精密磨削的磨料、磨具規格性能及其選用知識 2.較高精度量具的使用及保養方法 | |
(五)設備維護保養 |
1.能根據加工需要對機床進行調整 2.能在加工前對磨床進行常規檢查 3.能及時發現磨床的一般故障并通知有關部門進行排除 |
1.磨床型號的含義 2.磨床的結構、傳動原理及加工前的調整方法 3.磨床的常見故障現象 | |
二、 工 件 加 工 |
(一)外圓磨削 |
能磨削直徑長度比為l:20的細長軸,并達到以下要求: 尺寸公差等級IT7,表面粗糙度Ra0.4μm,徑向跳動0.03mm |
細長軸的磨削方法、切削液的配方 |
(二)內孔磨削 |
能進行錐度套筒的磨削,并達到以下要求; 磨削莫氏2~6號錐度套筒,用錐度塞規檢查,接觸面≥80%,徑向跳動或同軸度φ0.005mm,表面粗糙度 Ra0.4φmm |
內錐孔的磨削方法 | |
(三)平面磨削 |
能磨削帶有凹槽的薄墊板。工作實例:工件長 70 mm,寬 15mm,厚5±0.01 mm,并達到以下要求: 磨削兩面,平行度φ0.005mm,表面粗糙度Ra0.4 mm,公差±0.01mm |
平面薄板的磨削方法 | |
(四)刀具刃磨 |
能刃磨圓柱銑刀、單頭蝸輪滾刀等較復雜的工具。工作實例:圓柱銑刀后刀面外徑φ63mm,β=40°, αp=12°,Z=8,并達到以下要求: 磨削銑刀后刀面,跳動誤差相鄰0.03mm,周長誤差0.03mm,表面粗糙度Ra0.63 μm |
圓柱銑刀、單頭蝸輪滾刀等較復雜刀具的刃磨方法 | |
(五)螺紋磨削 |
能磨削雙頭蝸桿。工作實例:mn=4mm,頭數n=2,齒形角αn=40°,并達到以下要求: 單圈螺旋線誤差0.006 mm,全長螺旋線誤差0.012mm,磨削蝸桿齒形表面粗糙度Ra0.2μm,同軸度φ0.005 mm |
蝸桿的種類及加工方法 | |
三、精度檢驗及誤差分析 |
(一)內外徑及長度、深度檢驗 |
1.能使用量塊和杠桿卡規測量工件外圓和內孔,精度達到0.002mm 2.用千分表、測微儀測量工件的同軸度、圓柱度和跳動 |
1.量塊的種類、用途及用法 2.兩孔之間的距離及同軸度的測量方法和計算方法 |
(二)錐度檢驗 |
1.能用正弦規檢驗錐體 2.能用量棒、鋼珠和V形夾具測量內外錐體的精度 3.能測量高精度的平面精度 |
1.正弦規的正確使用方法和計算方法 2.精密量具的使用和保養方法 | |
(三)螺紋檢驗 |
能夠進行多線螺紋、蝸桿及滾珠絲杠的測量 |
1.多線螺紋的檢驗方法 2.滾珠絲杠的檢驗方法 3.蝸桿的檢驗方法 |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工 藝 準 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1.能讀懂動、靜壓軸承和多線蝸桿、滾珠絲杠副等復雜、畸形零件圖 2.能繪制精密主軸、靜壓軸承、蝸桿、滾珠絲杠等較復雜的零件圖 3.能讀懂磨床及一般機械的裝配圖和簡單的液壓圖 |
1.復雜零件圖的畫法 2.簡單幾何體軸測圖的畫法 3.一般機械裝配圖的畫法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1.能制定簡單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 2.能制定鏡面磨削工件的加工順序 3.能制定軋輥等大型工件或復雜零件的磨削加工順序 4.能制定半自動磨床的工藝規程 |
l.一般機械零件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方法 2.畸形、精密工件的磨削工藝 3.大型或復雜工件的磨削工藝 4.半自動磨床的磨削工藝現程的制定方法 5.數控磨床磨削工藝 | |
(三)工件定位與裝夾 |
1.能合理使用磨床通用夾具、組合夾具,并能調整專用夾具 2.能分析計算磨床用夾具的定位誤差 3.能裝夾和調整復雜零件和不規則零件 |
1.組合夾具和專用夾具的種類、結構、用途及特點 2.夾具定位誤差的分析與計算方法 3.復雜及不規則零件的裝夾和調整方法 | |
(四)磨具與量具準備 |
1.能正確選用金剛石砂輪、立方氮化硼砂輪、微晶砂輪、石墨砂輪等先進磨具和特殊磨具 2.能測量復雜零件的精度 |
l.先進磨具的種類、用途、特點及正確使用方法 2.圓度儀、測微儀、表面粗糙度量儀、電動輪廓儀等精密量具的使用方法 | |
(五)設備維護保養 |
能排除磨床的一般機械故障 |
1.磨床的結構原理 2.磨床常見的機械故障及排除方法 | |
二、 工 件 加 工 |
(一)外圓磨削 |
能進行高精度主軸的超精磨削,并達到以下要求:公差等級IT5,表面粗糙度Ra0.04 μrn,圓柱度0.002 mm,跳動0.001 mm |
超精磨削的條件和方法 |
(二)內孔磨削 |
能進行深孔磨削。工作實例:工件長度140 mm,外徑φ50mm,內孔φ25 mm,并達到以下要求: 磨削φ25 內孔,公差等級IT6,圓柱度0.008 μm,表面粗糙度 Ra0.4μm |
深孔磨削方法 | |
(三)平面磨削 |
能進行平面磨削。工作實例:工件為25mm×25mm×100 mm的四方體,并達到以下要求: 磨削四面相互垂直,垂直度0.03 mm,表面粗糙度Ra0.4μm,公差等級IT7 |
平面與垂直面的磨削方法 | |
(四)刀具刃磨 |
能進行錯齒三面刃銑刀、多線蝸輪滾刀等復雜刀具的刀磨與修正。工作實例:三面刃銑刀D=100 mm,B=14 mm,Z=18,γ0=15°,并達到以下要求: α0=12°,β=5°,κr=1°~2°,跳動0.02 mm,表面粗糙度 Ra0.8μm |
錯齒三面刃銑刀、多線蝸輪滾刀等復雜刀具的刃磨方法,以及多種成形體的加工方法 | |
(五)螺紋磨削 |
能磨削絲杠。工作實例:Tr60mm×6mm,全長2000 mm,螺紋長度1500 mm,并達到以下要求: 表面粗糙度Ra0.2μm,精度 等級h6 |
1.精密絲杠的磨削方法 2.校正尺的修正知識 | |
三、 精 度 檢 驗 及 誤 差 分 析 |
(一)內外徑及長度、深度檢驗 |
1.能掌握與磨工有關的零件的精度檢驗方法 2.能根據測量結果分析產生磨削誤差的原因 3.能正確使用電動、氣動自動測量裝置 |
1.機械零件精度檢驗方法 2.磨削加工產生誤差的種類及原因 3.有關電動、氣動測量裝置的知識 |
(二)錐度檢驗 |
能分析錐度誤差產生的原因 |
錐度磨削的原理及誤差分析方法 | |
(三)螺紋檢驗 |
1.能進行螺紋、絲杠精度的檢驗 2.能分析絲杠產生相鄰誤差和累積誤差的原因 |
影響絲杠相鄰誤差和累積誤差的因素 |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工 藝 準 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1.能根據實物或裝配圖繪制或拆畫零件圖 2.能繪制磨床常用工裝裝配圖及零件圖 3.能讀懂一般磨床的液壓圖 |
1.零件的測繪方法 2.根據裝配圖拆畫零件圖的方法 3.磨床工裝的種類 4.液壓件的各種符號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l.能編制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 2.能對零件的加工工藝方案進行合理分析,并提出改進意見 3.能編寫相關工種一般零件的加工順序 4.能掌握特硬、特軟及非金屬材料等特殊材料工件的加工工藝規程 |
1.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 2.特殊材料工件的加工工藝 3.數控磨床加工工藝 | |
(三)工件定位與裝夾 |
1.能設計制造簡單的磨床專用夾具 2.能對現有的磨床夾具提出改進建議 |
1.磨床專用夾具的設計與制造知識 2.各種磨床夾具的正確使用方法 | |
(四)磨具與量具準備 |
能推廣使用先進新型磨具 |
1.磨具方面的新技術、新材料及其應用知識 2.磨床及其使用的自動測量裝置 3.有關砂帶磨削的知識 | |
(五)設備維護保養 |
1.能配合做好設備維修和機床精度調整工作 2.能分析并排除磨床常見的液壓、機械故障 |
l.磨床幾何精度檢驗的內容和方法 2.磨床工作精度檢驗的內容和方法 3.磨床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 |
二、 工 件 加 工 |
(一)外圓磨削 |
1.能磨削多種大型、畸形、精密的工件 2.能磨削非金屬材料的工件 |
1.大型、畸形、精密工件的裝夾和磨削方法 2.非金屬材料工件的磨削方法 |
(二)內孔磨削 |
能進行高精度外國磨床工件架主軸內錐孔磨削,并達到以下要求: 莫氏5號內錐孔,用試棒檢測錐孔,右端200 mm處跳動 0.003mm,表面粗糙度Ra0.2μm |
1.高精度內錐孔加工夾具的使用和調整方法 2.高精度內錐孔的磨削方法 | |
(三)平面磨削 |
能磨削V形導軌。工作實例: 四方體邊為25mm×25mm×250mm,一面V形,并達到以下要求: 平磨四面平行度0.005 mm,V形面直線度0.005 mm,垂直度0.005mm,對稱度0.01 mm,表面粗糙度Ra0.2μm |
高精度平面磨削時保證磨削表面平行度、垂直度、對稱度的方法 | |
(四)螺紋磨削 |
能磨削多線蝸桿、滾珠絲杠等達到圖樣要求 |
1.多線砂輪及圓弧砂輪的修整方法 2.多線蝸桿、滾珠絲杠的磨削方法 | |
三、 精 度 檢 驗 及 誤 差 分 析 |
(一)內外徑及長度、深度檢驗 |
能根據測量結果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并提出與磨削加工有關的改進措施 |
1.影響磨削質量的原因 2.磨削加工中消除或減少加工誤差的措施 |
(二)錐度檢驗 |
1.能進行角度的測量及誤差分析 2.能進行空間角度的計算及利用輔助工裝進行測量 |
空間角度的計算方法及利用輔助工裝的測量方法 | |
(三)螺紋檢驗 |
能進行高精度螺紋的加工誤差分析,并能進行修正 |
磨削高精度絲杠產生誤差的原因及修正原理 | |
四、 培 訓 指 導 |
(一)指導操作 |
能夠指導初、中、高級磨工進行實際操作 |
培訓教學基本方法 |
(二)理論培訓 |
能夠講授本專業技術理論知識 | ||
五、 管 理 |
(一)質量管理 |
1.能夠在本職工作中認真貫徹各項質量標準 2.能夠應用質量管理知識,實現操作過程的質量分析與控制 |
1.相關質量標準 2.質量分析與控制方法 |
(二)生產管理 |
1.能夠組織有關人員協同作業 2.能夠協助部門領導進行生產計劃、調度及人員管理 |
生產管理基本知識 |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工 藝 準 備 |
(一)讀圖與繪圖 |
1.能繪制磨床復雜工裝的裝配圖及零件圖 2.能讀懂常用磨床的原理圖、液壓圖及裝配圖 |
1.磨床復雜工裝舉例,及裝配圖的畫法 2.常用磨床的原理圖及裝配圖的畫法 |
(二)制定加工工藝 |
1.能編制復雜、精密零件的工藝規程 2.能對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方案進行合理性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并參與實施 3.能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磨削工藝 |
1.機械制造及磨工工藝的系統知識 2.國內外磨削工藝發展現狀及先進工藝知識 | |
(三)工件定位與裝夾 |
1.能指導和獨立設計磨床用的各種復雜夾具 2.能對各類常用夾具進行誤差分析 3.能推廣應用先進夾具 |
1.復雜工件磨床夾具的設計及使用方法 2.磨床夾具的誤差分析方法 3.先進夾具的知識 | |
(四)磨具與量具準備 |
1.能根據工件要求設計或修整砂輪 2.能推廣應用先進磨具、量具 |
1.成形磨具的設計、修整方法及使用 2.金屬切削原理和先進磨具的知識 3.先進量具的使用及發展方向 | |
(五)設備維護保養 |
能排除普通磨床的常見故障 |
普通磨床的結構及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 |
二、 工 件 加 工 |
高難度、高精度工件的磨削 |
1.能進行高難度、高精度工件的磨削加工 2.能解決高難度、高精度工件磨削加工中的技術問題 3.能解決磨削加工中的各種難題 |
1.高難度、高精度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2.高難度、高精度工件磨削中的關鍵問題及特殊問題的解決方案分析 |
三、精度檢驗及誤差分析 |
質量診斷 |
1.能準確判斷質量問題產生的多種原因 2.能提出解決質量問題的具體方案 3.能提出預防質量事故的有效措施 |
在機械加工全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及提高質量的措施 |
四、 培 訓 指 導 |
(一)指導操作 |
能夠指導初、中、高級磨工和技師進行實際操作 |
培訓講義編寫方法 |
(二)理論培訓 |
能夠對本專業初、中、高級磨工進行技術理論培訓 |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
基本要求 |
職業道德 |
5 |
5 |
5 |
5 |
5 |
基礎知識 |
25 |
20 |
10 |
10 |
10 | |
相關知識 |
工藝準備 |
25 |
30 |
20 |
20 |
20 |
工件加工 |
25 |
25 |
30 |
20 |
20 | |
精度檢驗及誤差分析 |
20 |
20 |
25 |
25 |
15 | |
培訓指導 |
— |
— |
5 |
10 |
20 | |
管理 |
— |
— |
5 |
10 |
10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
技能要求 |
工藝準備 |
20 |
20 |
15 |
10 |
10 |
工件加工 |
30 |
30 |
40 |
30 |
30 | |
精度檢驗及誤差分析 |
50 |
50 |
45 |
25 |
25 | |
培訓指導 |
— |
— |
— |
15 |
15 | |
管理 |
— |
— |
— |
20 |
20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