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11月,我院與山東建材行業26家大企業共同組建職業教育培訓集團,是我省首家校企合作集團。集團成立運作以來引起各級領導及社會的廣泛重視和肯定。兩年來,在省勞動保障廳、省建材辦的領導和關懷下,職教集團各方堅持不懈地工作,校企結合更加緊密和卓有成效,成為我省建材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為建材行業職工隊伍素質的提高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為加強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些經驗。
1、堅持搞好集團建設,不斷強化校企合作意識。2年多來,學院致力于把集團真正打造成校企合作的平臺,依照集團章程,堅持組織年會、互訪、技能競賽、信息交流及各種形式的培訓等活動,特別是每年一度的年會和技能競賽都以省勞動保障廳和建材協會的名義舉辦,學校承辦,使其具有政府推動的色彩,加大了對企業影響。使企業對這個集團更有信心更加重視,校企聯合體的意識不斷增強與深化。多數企業能夠認真履行章程,把學院作為合作的選擇,用人優先考慮學校,培訓依托學校進行,幫助學校搞好專業建設,對學校發展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學院通過兩年多的教育和實踐,已經基本扭轉了過去關門封閉辦學的方向,“企業需求就是學院追求”的辦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全院教工的自覺行動。全院上下,不管是教育教學部門,還是行政后勤部門考慮工作都以企業需要為出發點,都把校企合作做為學院的頭等大事,事事處處積極配合,搞好服務。只要涉及與企業相關的事務,都把它放在首要位置,克服困難為企業服務。集團企業招聘學生,學院堅持優生優推。企業來學院進行培訓,學院克服各種困難,提供好的場所和服務,安排好的教師教學,盡量讓企業滿意。有些企業急需用人,需要學生提前離校,學院就調整教學計劃,加班加點完成教學任務,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盡量滿足企業需求。通過集團的活動和運作,校企雙方都已經逐步把加強合作變成自覺行動。
2、全面拓寬和深化合作途徑。一是為集團企業優先提供畢業生。學校根據企業用人需求,進行動員、宣傳和選拔,努力滿足企業需要,08、09兩年為北新、泰和、泰玻、山水等集團企業提供畢業生近1500多人,占全部畢業生的1/4。二是辦好形式多樣的“冠名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短期“冠名班”,即企業對畢業生進行面試后,集中培訓2-3個月。校企共同制定培養計劃,由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和學院教師共同執教!肮诿唷迸嘤杻热莩髽I生產所需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外,同時進行企業文化、職業道德、敬業精神方面的培訓,從思想道德到技能水平兩方面達到企業要求。另一種是長期冠名班,由企業組織招生,進行一年以上的中長期培訓。“冠名班”這一形式得到集團企業的普遍認可,兩年來共開辦37個,其中07年19個,08年18個。三是搞好“金藍領”培訓和企業在職職工培訓。學院推出了“培訓套餐”,根據企業需要,培訓既可以在學院進行,也可以到企業去,時間可長可短,脫產、半脫產均可。培訓層次從中級工、高技工到技師。同時學院為企業職工提供學歷和“雙證”培訓服務,07年以來,學院為企業培養“新技師”500人,在職職工培訓近3000人。四是堅持聘請專家和省首席技師進行實訓指導。06年在全省率先聘請山水集團石文芬、金牌教練電建二公司王啟峰、發明專家勝利油田馮玉來等十大首席技師為學院特聘實習指導專家,兩年來堅持不懈,每學期3-5次來校進行教學指導,既培養學生也帶老師,幫助解決實訓教學中的難題,對強化實習教學起到積極作用。五是積極探索專業共建。08年學院在水泥質檢站專家指導下,對材料科學系的培養方向進行修訂,投入50多萬元依照企業先行分析化驗室的要求對實訓條件進行改進和完善,由教學實驗室改建為技能實訓室。同時積極尋求省內外大企業以資金或設備投入的方式,強化專業建設,取得一些進展。其中一家大企業投入150多萬元,幫助加強焊接專業建設,并為冠名班學生提供獎學金,成為校企合作專業共建的新成果。
3、積極發揮學院技能統籌服務作用。一是開展對集團企業技能培訓服務,每年為集團企業培訓1500多在職職工,兩年多培養在職新技師500多人。二是承擔行業的技能競賽任務。07年以來,集團受省勞動保障廳、省建材辦的委托,已連續承辦了兩屆行業職工技能競賽。07年12月份,全省建材行業鉗工、電焊工、維修電工3個工種職工技能競賽在學院舉行,共有全省46家建材企業110名職工參加。08年11月份,學院再次承辦了水泥企業化學分析工和物理檢驗工2個工種的全省建材行業職工技能大賽,全省50多家企業選送161名選手參賽。09年還將舉辦水泥企業中控工的技能競賽。這些活動對促進全行業崗位練兵和職工隊伍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使學院在集團企業中的影響不斷增強。
校企合作帶動了學院的科學發展。3年來軟硬件建設均有很大改觀。在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開發銀行等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總投入近7500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其中基本建設6000萬元,實訓設施1500萬元,使整個辦學條件大為改善。從軟件建設上來看,學院突出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質量提高和學生管理。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去年和今年引進11名具有研究生學歷和本科加技師的專業教師,充實教學隊伍,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制定并實施教師技能培訓規劃,加大培養力度,利用假期安排教師參加國內外的技能培訓,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企業頂崗鍛煉,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學院每年都舉辦教師優質課、技術能手、教學能手評選活動和“學生技能比武周”活動,樹立崇尚技能的良好風氣。為保證教學質量,在全省率先實行畢業生“召回制”。學院認為,學生就是產品,必須有良好的售后服務,對用戶負責、對企業負責。同時,也只有建立以企業評價為終評價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真正把培養質量抓好。因此按照現代企業質量管理的理念,學院正式下發文件,在全省率先實行畢業生“召回制”。凡是用人單位經過試用認為不合格的學生,可以退回學校重新培訓或者調換。學校將減扣被退回學生原班級任課教師的考核分數,并同獎懲掛鉤。圍繞實行“召回制”,學院建立一整套教學管理辦法,堅持日?己酥贫,重視學生和用人單位的評價,以體現企業需求導向。通過以上措施,學院的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我院一名學生獲得全省十大勞動之星稱號。在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山東選拔賽中,我院囊括高級組工具鉗工、維修電工、焊工和汽車維修工全部四個職業的冠軍,有6名選手代表山東參加了全國決賽,并取得了兩個第六、一個第九的好成績。有5名同學獲得“山東技術能手稱號”。2008年11月剛剛進入信發集團工作的我院畢業生李寧,實施“凈化系統利用自然風反吹技改”項目,使集團6個車間的48臺15千瓦的反吹風機,每月節電近2萬元,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
招生就業保持良好勢頭。07、08連續兩年校本部招生達到3500人左右,08年在校生創歷史高水平。在全球金融危機、就業壓力大的形勢下,09年畢業生就業率沒有受影響,仍然達到98%以上。今年上半年離校1570名學生,學院提供較高質量的就業崗位3200多個,平均每人有2個以上的崗位供選擇。
總的來看,校企集團建立兩年來成效是顯著的,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合作的路子還不夠寬,在一些方面還沒達到預期效果。今后我們將繼續把校企集團堅持做下去,不斷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保持健康發展,越辦越好,為全省校企合作繼續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