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經濟仍陷在危機泥潭里時,當各國失業率仍居高不下的時候,中國,新一輪民工荒來了。伴隨著“民工荒”被媒體熱炒的是,大眾對全球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是否已回暖的強烈關注。有輿論表示,民工荒就像用電量增長一樣,代表著經濟的切實回暖。
上海德仁特集團董事局主席顧心逸對筆者說:“我的訂單也只到這個月,做了這個月,就沒什么訂單了,我得想辦法弄一點,F在談經濟完全復蘇只能說是一種美好的愿景,或者人們迫切需要經濟復蘇來支撐信心。”此時,筆者不得不開始思考——中國的民工已經擺脫裁員陰影了?他們不必因為收入來源而愁容滿面了?他們的幸福人生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來到了?我們的經濟真的實質回暖了?
學習過一些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經濟危機來臨時,會有大批企業倒閉,隨后會出現大量崗位被裁減。人們面臨失業威脅時,迷茫和惶恐會讓他們作出選擇:只要有工作,能夠有面包養家糊口,工資低一些,活兒累一些,也愿意干,很少討價還價。
筆者認為,此時民工荒再現,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不夠真實,是有水分的,或者說,套用股市中的一句術語,“屬于超跌反彈”——一些地區、一些行業,前期受到過度傷害,經過一些急救性措施刺激,現在情況有所好轉,處于慢慢恢復的階段。但這種恢復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盡棄。能否徹底恢復,還得再觀察一段時間。
通過調查采訪,不難得出結論,現階段的民工荒,從本質上看,是短期的。前期大量企業倒閉,導致民工返鄉。用不了多久,就可能會有大量民工返回用工地,迅速添補上缺工窟窿。
此外,筆者嘗試用其他的方法來解讀目前的民工荒現象。正如顧心逸所言,這會不會是人們迫切需要復蘇信心的表現,抑或是為了尋找希望,擺脫困境,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盡管在筆者看來,中國現在不存在民工荒,但并不代表未來不會出現民工荒。
20年后,中國或將真正進入民工荒時代。有研究分析表明,從2035年起,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日益嚴重,那時中國的勞動力缺少問題將真正來臨,中國很可能在“變富之前變老”,那時的民工荒現象,或許才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大問題。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