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山東省采取了出臺促就業政策、暢通就業渠道、開展專項就業服務等一系列措施,積極幫助農民工實現就業。記者今日從山東省總工會了解到,截至9月底,全省共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0.7萬人,提前達到了全年100萬人的工作目標。
據介紹,山東省共有農民工1237萬人,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10%.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使省內很多農民工面臨失業、就業難等問題,對此,該省先后出臺了《關于采取積極措施穩定和促進就業的通知》等多項促進農民工就業的政策,確定了26條保就業措施,并加大農民工培訓力度,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同時針對企業,該省也出臺了一些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的扶持政策,包括允許緩交社會保險費,降低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的費率,擴大失業保險金的范圍,以及失業保險金用于支付就業崗位的補貼等,以培養吸附勞動力的載體。
與此同時,山東省還不斷拓寬農民工的就業渠道。結合政府投資,通過大項目幫助就業;結合擴大內需,通過打造以物流、旅游、商貿、流通以及信息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服務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鼓勵創業來帶動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此外,由山東省工青婦等部門組織開展的“春風送崗位計劃”、“魯南經濟帶勞動洽談計劃”、“青春奉獻、青春創業計劃”、女工培訓計劃等專項就業服務,都為農民工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今年以來,山東省還在省內5個城市、部分縣區和街道設立了農民工就業觀測點,同時針對外出務工人員,省統計局還專門安排工作人員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并及時將情況反饋給有關部門,以便政府更好地引導農民工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