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天下午,山東大學與海信集團共同成立的山東大學海信研究院在海信集團研究發展中心正式揭牌。這是我國首家由高校與企業共同組建,在人才、項目、技術等方面全面實現共享的研究院。專家評價,它的成立,開創了我國產學研深度結合的新模式。
據了解,在山東大學和海信共同搭建的這個全新平臺上,山東大學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部分教授將成為海信的客座教授,參與到海信的技術研發中來,為海信提供智力支持。同時,海信將設立首期為200萬元的開放式研發基金,支持研究院技術項目的研發以及成果的轉化。
另外,研究院還嘗試以“雙導師制”聯合培養應用型工程碩士。海信在智能交通、電子政務、網絡安全、嵌入式pos等領域的20多名技術專家,在成立儀式上正式受聘為山東大學的校外研究生導師。今后,山東大學工程技術類相關學科專業的在讀研究生在學校本部進行學業的同時,將在海信提供的實驗室中實習,并有機會直接參與到海信具體的技術研發中。
有關人士表示,海信與山東大學此次共同設立研究院,是在優勢互補基礎上的雙贏選擇。因為,高校有著強大的技術、人才優勢,而企業對市場的貼近和敏感則是學校無法比擬的。山東大學借助這個平臺可以加速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向市場的轉化,同時,也更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而海信這個秉持“技術立企”理念的企業,從中可以獲得更為強大的技術推動,“近水樓臺”的先天優勢也會讓海信在人才儲備上占得先機。
山東大學校長展濤、副市長王修林出席儀式,并為研究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