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這個時間段,代課的生意就特別火爆。”昨日,記者從某高校了解到,大學生中刮起一陣“有償代課”風,一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上課,就以5元—10元每節的價格請同學幫忙,而這些被請到的同學,也對這種新鮮的賺錢手法“樂此不疲”。
每天至少能賺50多元
某獨立院校的大三學生小劉就是專業“代課人”。“基本上每天都會收到不少同學的留言,要求自己代上課。”小劉介紹,生意紅火的時候,他每天至少能賺進50多元,“每節課的收費其實沒有標準,大部分是一些同學和朋友找自己幫忙,平均下來,價錢基本上都維持在5—10元之間。”
“如果自己空出一天的時間,可以代上8節課。”小劉告訴記者,其實初自己并沒有這種“有償代課”的想法,“大一的時候經常受一些學長學姐的委托,要自己幫他們去上些選修課。”因為自己很好說話,后來要求小劉代課的人越來越多。當時小劉就想,既然有這么多人找自己,又不好推脫,為何不直接收費呢,這樣既可以擋住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還可以賺點生活費。
談到自己為什么受熱捧,小劉認為是他在代課過程中認真記筆記的原因,“很多人代課只是去幫忙答個到而已,自己卻堅持每節課都上完,并且認真記了筆記。”
靠代課換了一部新手機
生意日漸紅火的小劉幾乎每天都分身乏術,行走在學校的各個教室之間,“有時候也有沖突,比如兩個‘顧客’在上同一堂課。”無奈之下,小劉說服寢室里的另外兩名同學加入到自己的生意中來,“我也會要求他們,點名是次要,關鍵是要做好筆記。”
有同學的幫忙,小劉的代課日子輕松得許多,“每次代課的費用都是各人拿各人的,沒有誰大誰小,大家都是老板。”小劉的代課生意做了已經快半年了,“這段時間發現自己的知識面拓寬得特別快,因為每次上課自己都在用心聽并且記筆記,在賺錢的同時也學習了知識。這也算是一種雙贏的創業怪招吧!”
至于在代課行業中具體賺了多少錢,小劉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只告訴記者,自己手上一部新買的諾基亞5800的手機就是靠代課賺來的。
校方:有償代課不可取
有償代課孰是孰非?江漢大學文理學院學生處處長宋華良表示,大學生到高校里面學習,出錢請人上課,明顯不可取。
為什么會出現有償代課呢?宋華良介紹,有部分高校將學生的到課率與輔導員的工資掛鉤。到課率未達到要求,將扣掉輔導員的獎金。這種將到課率與老師收入掛鉤的做法,不得不使學生找人代課。這種做法不科學、也不人性化,在實際中也達不到教學的管理作用,反而助長了學生的不誠信行為。
高校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到課率呢?宋華良表示,有償代課的核心是學生的到課率不高,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辦法是先提高老師的教學責任心,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循回漸進,引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其次,授課要圍繞著學生興趣教學。要讓學生知道學習本專業的優勢和前途,從而“留”住學生。第三,要樹立“課堂神圣”的意識。進了課堂就要有種神圣感,同時尊重教師也很有必要,“尊重知識、尊重學生、尊重課堂”。
“不能縱容學生逃課實習。”宋華良認為,不可能根除有償“代課”現象,“但只要學風、教風好了,到課率上升,自然有償代課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