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不讀高中的民工子弟命運選擇題
武漢大學一群學生調查該市300多名即將初中畢業(yè)的農民工子弟,結果竟然只有18%的學生選擇上高中,剩下的10%將直接去打工,72%將就讀職校或技校。
這新聞讓人沉重,沉重之后又不得不思索。就讀職校技校當然未必沒有前途,但教學體系的差異也意味著孩子基本失去了學業(yè)上深造的機會,至于初中畢業(yè)就去打工者,更難奢望其還有重拾課本的可能。數據背后透著殘酷的現實:農民工的下一代,也許還在重走父輩的老路,他們很少得到改變命運的機會,起碼與城里的孩子相比,他們的掙扎很微弱很蒼白。
是艱難的生活壓倒了他們嗎?這也許是一部分原因。調查中發(fā)現,家庭經濟狀況需要孩子盡快成為經濟來源的一部分。畢竟升入高中后就沒有了義務教育的免費大餐,如果考上大學,高昂的學費更會讓許多農村家庭無力承擔,舉家負債供養(yǎng)一個孩子讀書早已不是新聞。
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大學畢業(yè)未必能改變命運。在大學教育越來越普及的今天,拿一張大學文憑并非難事,尤其是對于有錢或有權人家來說。但同樣的大學文憑含金量是不同的,到了就業(yè)時就會體現得涇渭分明。“拼爹游戲”成了大學生就業(yè)的潛規(guī)則,高薪高福利的崗位基本與農家子弟絕緣。公務員招考應該是場公平的游戲,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態(tài)勢注定了只有少數幸運兒。
既然畢業(yè)如失業(yè),那么還不如選擇經濟代價更小,同時更容易獲得上崗機會的職校技校。不是他們不愿意學習不注重成績,而是可以滿足溫飽的飯碗遠比多啃幾年書本的想法實際得多。不要怪他們沒有理想沒有志向,白手起家在現在的社會只是一個無法企及的夢。一個農村孩子,你指望他拿什么去創(chuàng)業(yè)?比起富二代、富三代的揮斥方遒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他們一沒資金,二沒關系,三沒“外援”,連當個小攤小販也得東躲西藏,先天的一窮二白讓創(chuàng)業(yè)無比艱難。
他們注定只是一群候鳥,沒有城里人的福利待遇,也別想買得起城里的高樓大廈。他們只能選擇擁有一技之長這樣保險的生活方式,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都將延續(xù)著同樣的生活軌跡——比起富二代富三代能否接班,這個問題其實更值得關注,更該贏得政府和全社會的重視。
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