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位老師原本投了棄權票,在隨后公布的結果中卻莫名其妙地成了同意票,在11日濰坊師范學校舉辦的事業單位聘用制改革表決會上,校方在同意人數明顯少于反對人數的情況下,仍原則上通過了該校自己制定的計分標準。此事一經公布,立即引來了不少老師的反對,一場有關計分標準是否公平的爭論也隨之在學校內部展開。
幾十張棄權票成同意票
11日下午,濰坊師范學校召開全體教職員工大會,就該校為完成事業單位聘用制改革制定的《學校專業技術崗位聘用量化計分試行標準》向到會的約160名老師征求意見,該校一名副校長將方案內容介紹完畢后,全體老師對該方案進行了舉手表決,經過同意與不同意的兩輪舉手表決之后,在場的學校領導當場公布了結果,并宣布散會。
然而,對于校方公布的“同意票比反對票多出近10票,方案原則上獲得通過”的說法,不少老師質疑,因為當時現場舉手的老師并沒有那么多。該校一名40多歲的老師向記者透露,“當副校長宣布同意方案的舉手時,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舉手的寥寥無幾,除去主席臺上的五個人,臺下舉手的也就二三十個人,根本達不到校方公布的80多人。”
為了弄清楚真實票數,該校的老師們會后向當時在場的三名計票老師進行了詢問,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當初表決時,兩次都沒有舉手的老師人數在50人左右,而校方在統計過程中,把這部分劃歸了同意票。“沒有舉手就是棄權,棄權票怎么能當成同意票來處理?學校明顯是在歪曲民意。”一名男教師稱,“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
16日下午,記者來到濰坊師范學校,該校負責此事的一名領導則向記者坦言,當時反對的人數確實很多。
“計分方案”反對聲不少
記者采訪得知,經過近三個月的醞釀討論,濰坊師范于春節后制作完成了《學校專業技術崗位聘用量化計分試行標準》,但是由于量化細則并不完善,一經公布便遭到了不少老師的反對,之前雖然經過了十多次的各種辦公會議和座談,仍沒有取得老師們的認同。
在一名老師提供的《計分標準》上,記者看到崗位聘用改革完成之后,老師們的工資水平將與學歷、專業年限、任職年限等九項內容密切相關。也就是這份看似詳盡的標準,引發了各位老師的不滿。據老師們反映,該校的老師有的已經離崗,學歷和文憑也各有不同,如果按照這份標準來計算工資,對很多有特殊情況的老師來說并不公平。
“按照第八條有關招生的標準,近5年完成招生任務的每年計0.5分,超額完成任務的每年計0.7分,由上級組織部門調入學校的人員未在該校工作期間按完成任務計分,未分配任務的人員視為完成任務,這就很不公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告訴記者。
在采訪中,還有不少老師針對這份標準上的不妥之處向記者作了解釋,他們認為學校應該充分考慮到每一位老師的利益,而不應該忽視他們反對的聲音,利用計票的手段強行通過這份標準。
計分標準已暫緩執行
雖然在當天的表決會上,該校已經當場宣布了投票通過的決定,但記者當日了解到,由于反對票數直逼“同意”票數,迫于教師們的壓力,校方目前還沒有強制推行新的工資計算標準,該《標準》已經暫緩執行。而具體負責該校人事方面的一位領導稱,他本人已經建議校方對該《標準》進行微調,但是具體何時修改,是否會再進行一次民意表決,至今學校方面還沒有拿出具體的方案。
16日下午,濰坊師范學校負責此事的一名副校長在學校接待室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據他介紹,學校當天的表決,也確實有不少老師態度比較模糊,兩次表決都沒有舉手。但由于當時的表決是分成同意和不同意兩種選擇方式,因此在反對票數沒有達到50%的情況下,學校經過商量,原則上通過了這個標準。不過他同時強調,考慮到反對率較高,學校沒有一味地對該標準強制推廣,“主要是學校也不想激化矛盾”。
對于此事,他表示已經在考慮將里面的有關條款進行微調,或者是加入一些附加條款,盡可能找到一個各方都能滿意的平衡點,但是該《標準》具體會如何執行,校方還在開會研究,沒有形成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