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發布的人才供需指數分析顯示,高級技工類崗位連續兩周排在人才需求榜第二位,技術型工人成為制造類企業的急缺人才之一。記者也在春節后的多場招聘會上采訪發現,聊城市鳳凰工業園、嘉明工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工業園區的制造類企業均存在因技工缺口大而被迫停工的尷尬局面。而據公開資料顯示,聊城每年技校畢業生人數均保持在3萬左右,那么如此龐大的技工隊伍走向社會,為什么仍難以填補聊城本地企業的技工缺口呢?
畢業生:崗位多得挑花了眼
“我們班現在已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學跟合適的單位簽約了,剩下的都跟我一樣,還挺犯愁。”聊城市工業技術學校物流專業的小顧要在5月底畢業,她和其余同學犯愁的不是工作,而是在幾份工作中做出選擇。
15日上午,在聊城市高級技工學校的操場上,該校電氣焊專業的春季畢業生小姜正在不停地給親朋好友打電話,征集意見。“去上海好,還是去深圳好,此外也可以考慮考慮蘇州。”小姜笑著說,工作好找了也發愁。上海的是集裝箱廠,工資2500元一月,包吃住,有工傷保險;深圳是電子廠做微型焊接,工資一個月1800元,交納工傷、醫療、養老等三險,有免費公寓和食堂。“對我來說專業都對口,具體去哪還得再商量,我們5月份畢業,但現在已經有好幾個崗位等著我了。”小姜得意地表示,即使進廠實在不習慣,還能再調。
“我們班現在已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學跟合適的單位簽約了,剩下的都跟我一樣,還挺犯愁。”聊城市工業技術學校物流專業的小顧也要在5月底畢業,她和其余同學犯愁的不是工作,而是在幾份工作中做出選擇。“去青島或濟南都行,總之不在聊城,拋開工資待遇等不說,要趁年輕抓住機會出去闖闖,長長見識。”小顧說,學校給她推薦的工作單位是國內著名物流企業宅急送,還有一家外資物流名企在濟南的分部,很多人沒工作還往大城市跑,何況有份工作等著,不去太可惜了。
學校:只推薦交五險企業
“ 今年的畢業生現在已經全部安置,并且每個人還有2至3個備選 崗位。”該校就業辦工作人員說,學生的基本安置方向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蘇州等地,留在本地的屈指可數。
黃復賡是聊城市機電工程學校的辦公室主任,他并不負責學生的就業安置工作。“但每天還是有四五家外地企業的人事部門給我打電話要人。”15日,黃復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笑著說,這兩年學校的安置工作是順當的事,就業辦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學生推薦“要人單位”的大致情況,然后在學生的就業指導課上,征求畢業班學生的意見,大致確定安置企業,然后派老師親自去企業考察。
“這項工作春節前就啟動了,今年的畢業生現在已經全部安置,并且每個人還有2至3個備選崗位。”該校就業辦工作人員說,學生的基本安置方向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蘇州等地,留在本地的屈指可數。
15日下午,在山東工程技師學院門口,三輛車牌號分別以魯S、魯M、魯B開頭的小轎車依次排開。“都是來學校要人的,一天有好幾撥在門口等著。”學校門口的保安告訴記者。
“這兩天主要是跟萊鋼集團、太和集團等幾家企業的人事部門談。”山東工程技師學院畢業生就業辦的高主任說,他們學校這兩年的就業安置工作啟動得比較晚,“因為我們心里有數,畢業生一個也留不下,啟動早了怕影響學生學習,今年我們只向學生推薦給職工交五險的企業,而該校技工類學生的工作去向基本集中在聊城以外的國有企業及規范化的民營企業。”
就業部門:想搶人才要早動手
社會保險事業處工作人員表示,只有為畢業生排除了后顧之憂,他們才能安下心來為企業工作,現在不動手,三年以后技工荒還是會困擾中小企業,優秀的技校畢業生還是會流向外地,而技工荒問題終可能成為中小企業擴大產能的瓶頸。
“雖然近幾年本地制造企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而且有些已經給普通技工開出了1500元以上的月工資,但跟技校學生動輒要有三險、五險的要求還是相差甚遠。”聊城市勞動就業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分析,也就是說,本地制造企業想從技校招聘普通技工的路子,基本上是行不通了。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事業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雖然市社會勞動保險部門不斷擴大醫療、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的征繳面,而且各縣市區也設立了社會保險參保窗口,為中小企業參保盡可能提供方便,但部分企業給普通工人參保的積極性依然不高,試用期一過該參保了就趕人、參保斷斷續續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普通技工頻繁跳槽,甚至流向外地找工作。
社會保險事業處工作人員還表示,現在已經到了集中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了,只有為他們排除了后顧之憂,他們才能安下心來為企業工作,現在不動手,三年以后技工荒還是會困擾中小企業,優秀的技校畢業生還是會流向外地,而技工荒問題終可能成為中小企業擴大產能的瓶頸。
而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師也表示,爭搶人才,企業必須早動手,也可以嘗試和技校建立定向訂單式的人才培養輸入計劃,再為其建立各種長期的社會保障,才能促成不斷層的用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