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搶錢”,是指行業經營不規范,從中獲取暴利。由于中國市場經濟不健全,存在以下“搶錢”行業:
公務員輔導班“搶錢”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各地公務員考試不斷升溫,公務員培訓班本成了不少人賺錢的手段,而培訓的標價卻是越來越高,費用過萬元的天價班。
如果按照中國政府報考公務員100萬人計算,有10萬人通過筆試參加公務員的面試,那么市場預計收益在10億人民幣。
考研培訓輔導班“搶錢”
根據2009年考研培訓《遠程項目合作協議書》。中國政法大學參加考研學生花費在5000元以上。其中,政治科目的暑期強化班和點題預測班,就花去了將近1000元。如果是“白金班”、“鉆石班”,花費更高達10萬元。
全國碩士研究生2009年報名人數為140萬,按照平均每個學生花費1000元,考研培訓的市場規模可達14億元。隨著考生人數的增長和輔導班價格的提高,這個市場還會不斷擴大。
出國留學輔導班“搶錢”
按照中國人民政法大學國際本碩連讀項目招生簡章,每人每年29,800元人民幣(國內三年),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每人每年45,000元人民幣(國內三年),英國的學籍注冊費及證書費:200英鎊(開學報到一次 交清),住宿費按學校住宿收費標準執行;教材及講義費每人每學年1,800元,臥具、體檢、保險、軍訓費、雅思考試費等參照學校相應收費標準執行。
平均每個出國留學手續費用超過20萬,按100萬人出國留學,預計收益在2000億人民幣。
另外,房產行業、汽車行業、電信行業也存在“搶錢”行為,定價體系具有二個特點:
第一,屬于奢侈品的定價體系,與品牌的銷售緊密相連。一般大眾消費品的銷售體系通常由生產商、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等組成。但奢侈品行業采取的是完全控制價值鏈的模式,也就是說它既是品牌擁有者,又是生產商、批發商、代理商和零售商。
如上述公務員面試協議班,由有權威的部門組織,將進行一周左右的封閉集訓,聘請專家,從心理、套路、語言、邏輯、形象、實戰、理論等各個層面,對學員進行“一對一”指導。北京名校教授親自授課、面試包過萬元協議班等等。
考研班“能為考生提供一對一的名師輔導,使考生享受到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對考生進行封閉式集中管理訓練,小班教學,“打造通過率,簽過關協議”。
出國留學班采用的專業課程全部使用英國原版教材授課,并采用漸進式教學模式:第一年雅思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第二年雙語教學,第三年純英文授課,逐步使學生適應國外課程模式,為出國留學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由于控制整個價值鏈,奢侈品的定價體系不受市場干擾。奢侈品在定價時會第一時間考慮在各個市場間的價格平衡問題,但由于奢侈品的批發價、代理商利潤,以及廣告預算的比例受主辦方控制,奢侈品的價格也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在無限需求的情況下,導致“搶錢”行業在各個市場的毛利率具有壟斷性。
由此,“搶錢”需要二個條件:
一是市場需求是缺乏彈性,或者說需求的價格彈性不足,即需求量的相對變化小于價格的相對變化;如果存在無限需求,價格無限上漲,需求完全缺乏價格彈性。
二是供給存在特殊的價值鏈,相當于奢侈品價值鏈按照基本單位分解開,分析其價格構成,再根據每個品牌的運營模式,來分成它們各自的價格體系和利潤空間,市場失去調節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政府加強市場干預,消除特殊的價值鏈,有效加強對行業壟斷管理,如征求對該行業的消費稅,以調節供給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