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使得兒童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已經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尤其在
武術散打比賽項目中,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比較接近,因此優良的心理素質有可能取得決定性的作用。兒童運動心理訓練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可供借鑒的經驗有限,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和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比賽中摸索總結,不斷提高。少林武術學校在教練兒童練習武術及體育競技中總結出了一套提高兒童運動員心里素質的訓練方法:
1.以鼓勵語言為主的訓練。武術基礎訓練比較艱苦,也比較乏味。對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來說,很難讓他們對此產生興趣。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采用一些寓教于樂的方法來提高他們對訓練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多對孩子進行鼓勵,簡單的如“好的”、“不錯”、“有進步”、“繼續努力”等評價,會對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作用。在鼓勵的前提下,適時提出其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因勢利導,則會事半而功倍。教師在對待孩子訓練的公平性上不能持有偏見。因為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其積極性,對其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2.增強自信的訓練。自信是奮力拼搏的精神支柱,是奪取勝利的力量源泉。而鼓勵則是增強兒童自信心的重要手段,用表揚取代批評,用鼓勵取代斥責,這對提高兒童自信,促進心理素質提高是非常有效的。作為老師同時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要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感染他們。
3.以賽代練法。比賽相對于平時訓練,其緊張刺激的氛圍對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著較大的幫助。針對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適當組織比賽,以賽代練,可以激發兒童訓練的積極性。在平時訓練中,穿插進行一些教學比賽,通過模擬真實的比賽環境,適當的比賽獎勵,在隊員之間營造出競爭氛圍,可以提高兒童適應比賽環境、克服緊張心理、臨場應變的能力,同時還可以積累比賽經驗,提高訓練水平。
4.賽前心理輔導。比賽前的運動員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和身體都處于亢奮狀態,同時精神上也承受著比平時更多的壓力。賽前教師應注意對運動員的心理輔導,使他們放下想贏怕輸的思想包袱,把精力放在如何順利完成比賽上。可采取談話和適當的肢體語言等方式來緩解運動員的緊張情緒。賽后要告誡隊員勝不驕、敗不餒。
5.注意力的訓練。注意力的訓練不僅僅安排在比賽時,平時訓練中更要注意加強。因為集中注意力是一種習慣,并不會因為外界的環境影響能夠讓孩子立刻做出轉變。
武術學校在平時訓練中除了要時刻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要刻意模擬真實比賽環境,使他們能夠適應嘈雜環境對注意力的影響。這樣做對比賽和訓練都會有顯著的作用。
6.意志品質的訓練。運動員要具備敏銳的直覺,要果斷、堅韌并且有很強的自制力。具備這些良好的意志品質,才能在緊張激烈、高手如云的比賽中脫穎而出。意志品質和技戰術水平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了意志品質的保證,技戰術水平很難被發揮出來。這要求教師在平時訓練中有意識地鍛煉孩子們的意志品質,并且樹立典型號召大家學習,在孩子們的思想中把意志品質作為最重要的品德向他們灌輸,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
7.心理適應調節的訓練。在運動訓練和比賽中,各種環境條件的影響會導致運動員的心理活動發生變化。這就需要他們能夠自我進行心理調節,從而排除因為各方面的環境變化而引起的的心理異常。心理適應調節法在武術比賽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訓練方法。由教師判斷分析比賽的形式,向隊員交代比賽任務,做好心理變化的準備。
文章參考:山東武術學校
http://www.zhongguoshaolin.cn/wuxiaonew/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