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校企平臺 >> 濱州職業學院探索現代學徒制
濱州職業學院:探索現代學徒制 打造育人新模式
編者按: 2015年,山東省青島市、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以及8所職業院校被確定為現代學徒制全國試點單位,山東也遴選了20所職業院校和合作企業開展首批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2016年,又遴選了42所院校和合作企業開展試點,全省現代學徒制省級試點項目達到62個,培養學徒達到4860名,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要不是師傅的一聲呵斥,濱州職業學院富海訂單班學生王宏棟的手就已經摸上了300多度高溫的燒瓶,后果不堪設想;而剛剛進入開泰集團開始現代學徒制實習的2015級學生高新智,還處在“蒙圈”的狀態,師傅杜學林讓他記錄問題的筆記本,一天下來還是空白。
剛從校園走到車間的高職學生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不適應,“學生剛進入工廠的時候,心態還沒有轉變過來,總有不適應的地方,有的學生不熟悉設備,難免發生操作失誤,造成一些工件、設備的損傷或者產品降檔,但合作企業都給予了包容,改正的機會。”濱州職業學院駐開泰集團的現代學徒制帶隊老師孫騰蛟說。
三個條件考察試點合作企業
自2015年起,山東省財政安排資金,支持啟動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這當中,企業的作用不可忽視。
2015年,濱州職業學院與魏橋鋁電、富海集團、中國萬達集團等企業聯合成立濱州市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聯盟,在國家級試點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應用化工技和省級試點機電一體化技術3個專業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
為了保障項目有力實施,濱州職業學院在合作企業的選擇上定了三個條件,“首先,企業開展試點意愿要強,對現代學徒制試點感興趣,如富海集團與學院進行了多年的合作,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和合作意愿。其次,企業負責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與職業教育辦學。另外我們還要求合作企業是管理規范,技術能力較強,規模以上企業。” 濱州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傅智端說,目前與該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的企業均具有這樣的特點,其中,富海集團、中國萬達集團還是中國500強企業,經營管理科學規范。
企業對合作也提供了大量支持,“學生在我們開泰實習期間的食宿都是免費的,而且從學校來工廠的交通費用也由我們報銷,”開泰集團副總經理尹建國說,開泰集團為項目合作配備了優秀的工段長、車間主任和部門帶頭人,只有一個目的——讓學生學到技能。
“雙導師”制度帶來校企雙贏
校企雙方在招生、專業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以及學費資助、管理考核等方面均有話語權。“從2015年開始試點的時候,我們就與萬達集團進行了多次溝通,請企業師傅與學院教師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在招生階段,按照學生的高考成績和個人意愿組建了單獨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濱州職業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發鴻說,企業也參與到試點班的學生選拔過程中,并與學院、學生簽訂三方協議。在教學過程中,也嚴格按照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實施教學。
濱州職業學院院長黨委書記楊光軍介紹,濱州職業學院與合作企業共同制定了《學院企業師傅選拔和培養標準》,完善教師和企業師傅相結合的“雙導師”制,建立健全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機制。“在省級財政補貼的基礎上,我們學院對每個專業再補貼經費20萬元,并承擔學生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學生實習責任保險等保險費用。”
合作也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富海集團東營華聯石油公司副總經理張振華告訴記者,現代學徒制的一大好處就是把學生到企業的培育周期縮短了,“原來學生畢業以后到企業需要半年才能出徒,現在把學生培養由學校和企業提前進行到工廠進行一對一培訓,縮短了企業培養員工的周期,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培訓成本的降低”。
濱州職業學院輕紡化工學院教學科長桑海峰介紹,為實現現代學徒制試點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和企業學習期間內容的一致性,輕紡化工學院與富海集團共同編寫教材,既用于學生在校期間授課,也用于企業進行員工培訓。教材中的教學案例取材于富海集團各車間一線的生產案例。
“新編寫的教材適應了企業的培訓也適應了學校教學,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提高了企業的內部技術培訓水平”,張振華說。
企業一線反饋指導教學改革
在濱州職業學院,記者看到了一沓反饋評價表格,電氣工程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所有學生在企業的崗位、出勤情況、安全意識、有待提升之處、綜合評價等各項指標,表格上都有相應的師傅手寫評語并簽名。“該生在廠期間,認真學習各項技能,態度積極向上,安全意識良好,但操作熟練度不太夠,需要進一步加強提高。綜合評分89。”這是萬達集團的師傅畢景新對其中一名徒弟所做的評價。
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發鴻告訴記者,試點班學生6月份開始在企業進行了為期三周的學徒訓練。訓練完成后由師傅對所帶徒弟進行評價,評價成績以30%權重記入本門課程總成績。“我們會對所有的反饋表進行綜合統計,了解企業師傅對學生哪方面的不足多,我們就在教學上進行改進,這也為我們下一步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
以2015期學生高新智為例,在學校學習一年基礎課后,今年8月22日他到開泰集團接受學徒制培養,首先接受企業的安全生產教育,了解了企業文化和企業生產規章。每周3天集中授課。學生在學徒期間,還配備了師傅教授企業生產工藝,其中安全生產規程、機械基本知識等課程都是由開泰的安全生產部部長以及相關車間主任講授。
扎實“工學結合”提升師生技能
“現代學徒制把工學結合真正落到了實處!”濱州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傅智端感嘆道。他表示,職業院校一直在苦苦探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很多流于形式,效果不夠明顯”。
通過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合作,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得到了極大鍛煉。
在學生層面,“企業真實生產環境中的真實任務導向,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感,讓他們樂于動手、能于動手。讓學生融入企業,在企業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中得到熏陶,使他的職業精神、素養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傅智端說。
在教師層面,該院通過堅持讓教師在企業授課,有效利用雙導師制,校內專任教師與企業師傅“結對子”,專任教師進一步提升了聯系企業的能力,企業師傅提升了職業教育教學能力。“雖然我們過去我們采用了各種辦法讓老師送到企業鍛煉,終究效果甚微。現在通過與企業的師傅一起帶徒弟,也使老師在崗位上得到歷練,提高了技能,”傅智端說。
嘗到了甜頭也遇到了難題
嘗到了現代學徒制甜頭的濱州職業學院,正謀劃將試點的專業范圍和深度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我們將在構建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不能一個試點班完成以后,又回到原來的樣子”。傅智端表示。
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告訴記者,下一步學院將進一步拓展試點專業的范圍,在適合開展學徒制專業行業領域,增加試點專業。同時借鑒試點專業的經驗,示范和帶動相關專業深化現代學徒制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困難與機遇同在,雖然濱州職業學院對試點專業進行了一定的經費配套,但因試點過程中的產生的實訓耗材、師傅補貼、交通費用等培養成本較大,仍面臨不小的經費缺口,“建議省級財政部門對國家級試點專業按照省級試點專業的經費補助標準,進行相應的經費補助。”楊光軍表示。
同時,如何調動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積極性,也是困擾職業院校管理者的一個難題。
濱州職業學院是首批國家骨干高職院校,也是首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開泰集團副總經理尹建國表示,現代學徒制的確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好處,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但“光靠企業和學校聯合,還有一定難度,國家的政策扶持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他建議,應該進一步加強地方政府對現代學徒制的支持和保障,為試點企業提供諸如成本抵扣、免稅、經費補貼等更多、更有力的優惠政策。
山東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梁斌言也表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經費支出,對企業實際上是一種生產性投入,對學生及家庭來說是未來幸福生活的投入,因此,應當逐步建立政、校、企、家人才培養成本的合理分擔機制,構建聯合育人的有效機制和多方評價體系,并將評價結果作為經費撥付和稅費減免的重要參考,進一步調動企業參與改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除此之外,學徒制的法律保障制度仍不健全,學徒身份、資金來源缺乏指導性規定,人才培養標準、企業選擇標準不統一,導致不同企業、學校培養的學徒在質量上差異很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學徒制的進一步推廣。
學生是大的受益者
雖然還存在種種問題,但毫無疑問的是,學生成為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大的受益者。
隨著對企業環境的熟悉,職業院校學生的優勢逐漸顯現,“以前帶的徒弟,技術水平知識參差不齊,不像這些學生,有理論知識做基礎,上手很快,經過短期培訓就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跟現場實踐能結合起來,很快能獨立完成工作。”萬達集團順丁橡膠項目的師傅李曉峰這么評價自己的學生徒弟。
迷茫的高新智在經過短暫的適應期之后,已經進入狀態,學習勁頭十足,每天都有一堆的問題問師傅,“原來在學校里從沒接觸過的內徑百分表,我用了半個上午的時間就學會了”。
王振超,在富海化工從事高辛烷值汽油生產重整崗位,師傅白永剛對他的形容只有八個字——“吃苦耐勞,勤奮好學”。每年一次的鉆塔檢修是崗位上熱、累、臟的活兒,但他主動提出給師傅搭把手。當他干完活汗流浹背地從塔里出來,渾身除了牙齒潔白,其他地方都是黑的。“那個時候,我知道他能夠獨當一面了。”師傅白永剛說。
現代學徒制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