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時事熱點 >> 松柏之姿經霜猶茂 山東積極迎戰國際金融危機
歲寒,方知松柏之勁。危機面前,山東上下積極作為、科學務實之舉,正在匯聚成促進山東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動力。
迎難而上 共克時艱
在全國經濟版圖上,山東地位重要。2008年,山東省生產總值達到3.1萬億元,僅次于廣東。但是,進入去年9月份之后,國際金融危機對山東經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顯現并日益加重:工業生產增幅回落較大,房地產市場明顯回調,市場需求呈減弱趨勢,經濟效益明顯下降。山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郭述禹說,工業生產出現的困難多年未遇。
山東相對完整的產業結構和以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企業為主導的基本經濟特征,使其具有相對較強的抗擊外部沖擊的能力。但已嵌入全球產業鏈條的山東經濟顯然也無法獨善其身。
對此,山東省的決策層認識清醒,深知肩上的責任之重。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還在不斷蔓延的形勢下,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山東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是對國家的重大貢獻。
困難和壓力面前,是積極進取還是畏難發愁、等待觀望?精神狀態不同,結果也會截然不同。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說,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推進科學發展,至關重要。困難,是對各級領導班子執政能力的嚴峻考驗,精神狀態決定著應對挑戰的成敗,與此同時,頭腦要保持冷靜,工作中要把握規律性,講究科學,重視實際效果。應對危機,必須積極作為、科學務實。
經濟環境突變,國家宏觀調控的部署及時調整,山東順勢而為,明確將保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中央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措施出臺后,山東及時制定了21條政策措施,排出了頭四個月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今年,山東GDP預期增長10%,要實現這一目標,投資增速必須保持在20%以上。把握投資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山東確定了今年八個關鍵領域16000億元以上的投資計劃。
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將應對挑戰的過程比喻為一場“賽跑”,要求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要“爭分奪秒,只爭朝夕”。省長姜大明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夙興夜寐地工作”。
從去年11月初開始的兩個多月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重拳”頻出。去年11月8日,省政府與國家電網公司簽署戰略會談紀要,實施“外電入魯”戰略。四天后,總投資27億多元的南水北調東線一期濟南市區段工程正式開工。隨后,山東省政府陸續與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或戰略合作備忘錄。12月26日,藍煙鐵路電氣化改造、棗臨鐵路、東平鐵路三個鐵路建設項目同時開工建設。今年元旦剛過,山東即與山西舉行加強能源交通領域合作座談會,并簽訂《能源交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省將實施“晉電入魯”和“出海鐵路大通道”兩大工程建設。
在這次危機中,生產企業受到的沖擊為直接。對此,山東各級政府一方面及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企業擺脫困境、加快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加強對經濟運行的調控,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幫助企業“過冬”。
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是去年11月初山東為應對危機專門成立的三個指揮部之一,自成立之日起,這個集中了40個部門工作人員的臨時機構就在日夜不停地運轉,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技改項目、重大節能項目、大型商場十天調度一次,對煤電油運情況每天進行調度,強化運行動態監測,超前預測、預警,快速應對,及時化解困難。當了解到492戶中小企業和350戶大型骨干企業急需流動資金時,他們立即組織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僅用20天就落實流動資金39億元、貿易融資和票據貼現等其他形式信貸42.3億元,及時解決了個別企業出現的資金鏈風險問題,穩定了企業的生產經營。
因勢而變 化危為機
困難放在頭上就是“滅頂石”,就會被擊垮;踩在腳下就是“墊腳石”,就能拾級攀上新臺階。挑戰面前,山東一些企業因勢而變,有的借機擴張,有的乘勢調整,努力化危為機。
從危機中尋覓發展良機。經濟蕭條,境內外不少企業經營出現困難,資產估值銳減,山東一些有實力的企業抓住機遇低成本擴張,以較小的付出得到較高的回報。出口比重較大的陶瓷業,市場萎縮嚴重,但因為擁有技術優勢,山東福泰陶瓷有限公司卻能拿到更多更大的訂單,在同行普遍開工不足的情況下,這家企業借機擴張,與河北、山西兩地的企業合作,建立了自己的省外生產基地。
政府對企業“走出去”的戰略給予了鼓勵和支持。山東省副省長才利民表示,將推動企業“走出去”,瞄準一些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全球營銷網絡、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企業,加快境外并購,實現低成本快速擴張。威海一家進出口貿易龍頭企業在美國、英國并購了服裝研發中心。淄博一家民營企業低價并購了美國一家品牌家具公司,直接獲得其擁有的5家名牌家具公司及多個中高檔家具公司銷售權和供給渠道。
調整,是企業應對危機的第一反應。加強內部管理、優化市場布局、調整產品結構……寒冬里的山東企業在謀求生存之路,更在尋找“強身健體”之道。
“寧讓利不讓市場”。當危機來臨時,山東一些企業加強市場研究,完善營銷組織,創新營銷渠道,拓展了發展空間。德州金麒麟集團是剎車片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產品外銷比重較大,其中美國市場曾一度占到其出口總量的40%。市場紅火,這家企業的負責人卻對相對單一的市場結構的潛在風險保持著清醒認識,他們及時調整出口戰略,加大對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使美國市場萎縮給其造成的不利影響大大降低。董事長孫忠義告訴記者,從去年10月起,他們又在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濟南、長春等地開設17家品牌專賣連鎖店,實現銷售額2000多萬元,今年將在國內大中城市再增設32個營銷網點。
以技術優勢確立市場競爭優勢,是山東企業又一應對之策。大型產業裝備制造企業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秉承“技術創造價值”的理念,依靠外聯內合,搭建起了同步世界的技術創新體系,并于2007年成功開發出了265馬力大型拖拉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引領中國拖拉機行業實現了四級技術跨越。目前,福田雷沃重工已形成5000多個產品資源,擁有200多項專利技術,為應對危機儲備了實力。去年,這家企業新產品對銷售收入的貢獻度達40%,比上年提高了9.6個百分點。
蓄勢待發 奠定科學發展之基
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把這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增長的過程,變成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變成提升經濟素質、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過程,變成提高開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過程。
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張德寬說:“山東除了又好又快發展,應該更好更快發展。”借加大投資之機,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項目,為保增長添動力,增強發展后勁,是山東既重眼前又謀長遠的重要舉措。
去年12月26日,山東同時開工建設三個鐵路項目。根據規劃,自2008年到2015年,山東將新建、改建鐵路3800公里,這一里程超過1949年以來全省鐵路建設里程的總和。屆時,山東省內主要繁忙鐵路干線將全部實現電氣化,并將形成京滬、膠濟、菏兗日三條超億噸大能力貨運鐵路通道。山東大學教授魏建認為,將鐵路建設作為投資的重點,既是保增長的需要,更是保證今后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選擇。一方面,在山東工業體系中,機械、裝備制造業、建材業所占比重較大,鐵路投資可以直接消化其產能;另一方面,山東高速公路網絡已基本形成,相比而言,鐵路的瓶頸問題更為突出,投資意義更大。
在繼續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山東把擴大內需作為應對當前困難局面、實現經濟增長的基本立足點,以圖進一步增強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使外貿與內需同時成為支撐這個經濟大省持續發展的動力。
山東是第二人口大省,經濟基礎較好,內需空間廣闊。近年來,山東加強城鄉市場體系建設,從超市下鄉,到便利店進城市社區,再到農家店建設,積極推動了現代流通網絡的形成,既促進了城鄉居民消費,又壯大了流通服務業,使流通業對制造業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去年,山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歷史性地突破1萬億元,成為全國第二個突破萬億元省份,增長23%,實際增長率創十年來高。作為三個試點省份之一,山東去年組織了家電下鄉,雖然列入試點的產品型號有限,但這種補貼消費的方式所釋放的能量是巨大的。僅一年時間,全省即銷售冰箱69.88萬臺、彩電36.46萬臺、手機3.4萬部、洗衣機1970臺,實現銷售收入16.13億元。今年2月,山東提出要用3年時間開展“百萬農戶建新房”工程,把農村住房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生態改善和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形成“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
依靠技術占領制高點,增強發展的內生力,已經成為政府與企業應對困難的共識。同樣的危機面前,一些企業尚能氣定神閑,一些企業卻舉步維艱。實踐證明,沒有技術含量的“泥足巨人”是沒有抗風險能力的。山東省發改委主任費云良說,要抓住經濟增速放緩的機遇,在加強基礎建設的同時,強化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投資,嚴禁新上“兩高”行業項目,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當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尚在,寒意仍存,但畢竟春的腳步聲已隱約可聞,人們有理由相信,經歷了寒冬洗禮的山東經濟必將迎來更加明媚的春天!
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