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省教育廳發布《關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意見》,新措施從深化教學改革入手,以增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其中包括高校中連續3年就業率不足50%的專業要暫停招生或予以撤銷,鼓勵在校生通過延長1至2年學習時間修讀雙專業、雙學位,具備條件的高校可申請第二學士學位授予資格等。
必修課比例將降低
意見要求,各高校要降低必修課比例、加大選修課比例、減少課堂講授時數,通過實施學分制,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要積極創造條件,增加課程資源,開設更多適應社會需求、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高質量課程。積極探索促進校際間教學合作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通過建立教師互聘、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科研合作、教學及實驗設施共享等機制,促進校際間的深度合作,使更多的大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高職在校生頂崗實習至少半年
高校將鼓勵支持在校生積極參加第二課堂、科技創新、技能大賽等各項活動,突出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高職院校要加強實習實訓管理,積極開展生產性實訓,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實習內容應與所學專業密切結合,確保頂崗實習的教學效果和崗位技能訓練水平。實施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努力使相關專業符合條件的應屆畢業生通過職業技能鑒定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不為本專科生授課,高校教師不得聘教授
高校將把為本專科生授課作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不承擔本專科教學任務者不得被聘為教授、副教授職務。被聘為教授、副教授后,如連續兩年不為本專科生授課,不得再聘任其為教授、副教授職務。高職院校將加強“雙師結構”、“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要達到70%以上,切實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