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惠民政策建設。完善貧困家庭子女的資助政策體系,落實好義務階段免費教育和各項助學政策,全面啟動“一通兩熱三化一改”工程,致力于讓所有農村孩子都“能上學、上好學”。
二是重基礎設施建設。基礎教育配套設施建設項目被確定為2009年武城縣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積極爭取臺塑集團無償資金,投資150萬元再建一處明德小學,實現全市“建設數量、施工質量”第一的目標。投資150萬元,新建1375平方米的魯能希望小學教學樓,積極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三是重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城鄉教師交流活動,實施農村教師隊伍提高工程,建立健全農村教師全方位、立體式的培訓體系,全面實施“新教師三年專項培訓”,為農村教育培育一批新生力量,提升農村學校、教研組的教育教學水平。
四是重培訓工程建設。充分利用縣職業中專、縣進修學校的教育資源,抓好“陽光培訓”工程,在勞動力轉移培訓、再就業培訓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和再就業能力,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一批致富能手、骨干。
五是重和諧教育建設。落實城鄉教師同工同酬政策,實行教師工作積分制管理、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的教育改革工程,妥善處理各類利益分配關系,確保全縣教育系統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