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種載體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的行為習慣、提升職業道德。通過開展班級隊列比賽、學生內務比賽、“校園十大不文明現象評選”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了學生職業道德的提升。二是在教學中開展“比、學、幫”活動,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比”即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技能比武活動;“學”即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公開課活動、到濟南、泰安、煙臺等地市學習先進的技能教學經驗。“幫”即學校針對青年教師多這一實際情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實行“一徒多師”、“一師多徒”的師徒結隊活動,定期組織青年教師進行課堂展示,并組織骨干教師進行聽課、評課。三是繼續加大實訓投入,為技能教學提供可靠保障。今學期以來,僅在汽修、電子、數控等專業購入學生實訓耗材的資金已達20余萬元,同時電子PLC、數控機床等設備的購置也已在計劃之中。四是做好學生推薦就業工作,通過“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等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就好業鋪墊堅實基礎。目前已有化工、印刷、服裝三個專業的近百名學生進入縣博匯集團、泰寶集團、金藝制衣公司等企業實習。4月底,學校還將組織大型的企業、學生供需見面會,進一步為學生拓寬就業渠道。五是利用自身優勢對下崗職工、農村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目前第一期建筑預算員培訓已開班。學校還針對基層培訓需求大、人員難以組織的特點,組織骨干力量進行“下鄉”培訓,收到了良好效果。
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