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5歲了,2003年和老伴投的新農保,現在每月兩個人能領到340塊錢的養老金,感覺像多了兩個孝順兒,再也不用為養老發愁了。”城陽區惜福鎮街道科埠村的賈棟士老人高興地說道。賈棟士所在地科埠社區是一個并不是很富裕的社區,全社區共有856人,適齡應參保人員549人,目前已全部參加了新農保,參保率達到了。
在青島,像賈棟士這樣的老人還有許多。隨著我市探索建立的個人、村(居)集體、街道(鎮)和區(市)財政四方籌集資金、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功效的顯現,我市農民養老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完善。截至日前,全市新老農保參保農民達到107萬人,其中新型農保參保66.7萬人。
據悉,從2003年起,我市在五市三區逐步建立起新型農保制度。凡具有本市非城鎮戶籍、年滿18周歲的人員,除已參加城鎮職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和在校學生外,均可參加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并達到規定繳費年限的,可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按照養老待遇水平不低于農村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原則,目前,我市的新型農保的月人均養老金平均在223元,高的地區達到570元。嶗山、城陽、黃島三區實現了新農保全覆蓋,已有15.8萬老年人享受到養老保險待遇。
“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公共財政將更多地惠及農村。我市的新型農保在制度設計上強化了政府補貼功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按規定,農民參保繳費可以享受到由街道(鎮)和區(市)財政提供的補貼,全市兩級財政補貼金額平均達到參保人員個人繳費額的70%。其中,補貼比例高的膠南市,兩級財政補貼金額達到個人繳費額的1.7倍。據統計,截止目前,全市各級政府投入新型農保的財政補貼資金累計已超過8億元。
據悉,我市的新型農保在保障對象上以被征地農民、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為重點,首先解決需要保障人員的養老問題。在覆蓋范圍上,我市將被征地農民首先納入,并在3年時間內實現了被征地農民保險全覆蓋。同時,實施被征地農民“即征即保”政策,將解決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問題作為征地審批的前置手續,在辦理征地手續時,為符合參保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制定保障方案,落實保障資金。被征地農民“即征即保”方案及保障資金不落實的,一律不予供地。在制度設計上,允許已達到或超過領取養老年齡的男60、女55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參保,一次性補繳相應月數的養老金后,即可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此外,我市還創新籌集方式,解決困難人員繳費難題。考慮有些老年人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難度較大,我市積極探索多途徑解決這部分人一次性繳費困難問題。村(居)集體經濟勢力強的,鼓勵村(居)集體經濟組織為其代繳;大力宣傳動員子女為老人繳費,使農村老年人能早一天享受養老待遇;對確無能力繳費的老年人,通過與銀行協調,實行無擔保抵押方式貸款繳費,先期用養老金還貸,一般二至四年就可還清貸款。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我市還將積極調整完善農村社會保險制度,推動保障范圍向普通農民延伸,終實現對全市農民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