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城區中小學布局調整重點工程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城區群眾子女入學難、城區中小學班額大的難題有效緩解。2009年,全市城區中小學布局調整開工8個重點工程項目。張店區祥瑞園小學完成投資6800萬元,項目主體建筑已經完工;張店區綠杉園小學投資6000萬元,張店區喬莊小學改建工程投資1700萬元,已建成投入使用;臨淄中學完成投資18000萬元,主體建筑基本完工;臨淄區北部小學完成主體工程投資2600萬元;周村三中投資10500萬元,高青四中投資6000萬元,已建成使用。高新區實驗中學、張店八中都具備了開工條件。同時,市政府決定在張店地區再新規劃建設1所普通高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城區群眾子女入學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是穩步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啟動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市政府出臺了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實施意見,正式啟動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全市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工程已完成365處,占工程項目總數的80%;統一招標采購總價值約6500萬的教學儀器設備,占計劃資金總額的82%,項目學校的裝備水平超過了省定一類標準。增配高中探究實驗室4個、數字星球系統34套。全面完成投資950萬元的“兩熱一暖一改”16個試點項目。按照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規劃,完成了對全市660所中小學的5707棟建筑物,約538萬平方米的校舍的安全排查,對現有校舍逐步進行抗震加固,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同時,協調落實省級危改資金680萬元,對5個區縣、11個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學校進行補助,保障學校按時完成改造任務。
三是淄博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成立,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年初成立了淄博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落實了編制,配備了專職人員。各級政府落實資金2.3億元為全市43萬名義務教育段學生免除雜費,為31萬名農村義務教育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除全市所有農村義務教育段寄宿生寄宿費。各級政府落實預算資金592萬元,對10000余名義務教育段家庭困難學生實行“一免一補”。各級財政投入4477萬元,為全市4.5萬名學生發放獎學金、助學金。為3872名在校大學生辦理了總金額達2072萬元的助學貸款,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學子順利完成學業。
四是素質教育結出豐碩成果,育人質量大幅提升。全市素質教育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學生課業負擔明顯減輕,德育為先落到了實處,新課程方案實施取得明顯進展,積極推廣應用外地先進教育成果,構建本土化課堂教學模式初見成效,全市教育質量持續提升。今年我市高考創歷史好水平,本科一批上線達到3360人,比去年凈增908人;淄博實驗中學帥凱旋同學取得全省文科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有31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淄博盲校汪冰同學以535分的高分名列全國特教招生統考第一名。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明顯改善,藝術素養明顯提高,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體質測試合格率分別為94.5%、93.1%、96%,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學生近視率連續四年下降。我市被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定點城市,市教育局被國家體育總局表彰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切實培養,成立了淄博市少年科學院,組織了全市第四屆“爭當小實驗家”科學體驗活動、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組織參加了全國中學生理科能力大賽。在2009年淄博市中小學電腦制作、校園DV、攝影作品展評和機器人競賽活動中,有30件作品參加省級評選,獲省一等獎12個,淄博四中代表隊在2009年全省中小學電腦機器人競賽中獲得高中足球項目金牌,在第十一屆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競賽中獲得一枚金牌,一枚銅牌。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
五是“雙名一優”工程全面啟動,學校領導力建設得到明顯加強。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建設,全市6名齊魯名師人選被省教育廳正式認定為“齊魯名師”, 9名教師入選第二期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在全省名列前茅。1名教師被評選為2009年度全省教育創新人物,1名教師獲全省年度教育創新人物提名獎,2名教師被評為中國職業院校杰出名師。完成了首批淄博名師考核認定工作,確定了36名淄博名師,評選了淄博市第二批名師建設工程人選58名。扎實推進名校長建設工程,年內2名校長被評為第五屆全國百名優秀小學校長,1名校長被評為中國職業教育百名杰出校長, 6名校長入選首批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評選了首屆淄博市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35名。創新校長隊伍培養機制,市委組織部與市教育局聯合舉辦了中學校長能力提升創新成長碩士學位培訓班,選派14名校長赴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修深造,同時選拔20名優秀學校中層干部進行短期培訓。為優化高層次人才成長環境,出臺了全市教育系統人才工作實施細則,為市屬學校落實編制478個。與中國教師研修網全面合作,通過網絡遠程研修培訓校長校干1210人次,培訓初中班主任3466名。為提升全市中學辦學水平,與華東師大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合作,全面啟動“淄博市普通中學優質化工程”。
六是職業教育強市建設邁出新步伐,首屆全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節成功舉辦。通過資產整合,優化重組,組建了新的淄博職業學院和新的淄博市技師學院。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經貿委四部門聯合舉辦了首屆全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節,為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重要抓手。年內我市職業學校學生先后參加了全省、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省級一等獎6個、二等獎22個、三等獎20個和國家級二等獎1個、三等獎3個。
七是特殊教育亮點頻現,學前教育規范管理年活動成效顯著。市特殊教育中心計劃投資7000萬元,已完成投資2490萬元,一期工程主體已完工。全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儀器配備更新工程歷時三年,投資1060萬元,共9處特教學校按照國家辦學標準全部達標。在今年全國殘疾人高等教育單招考試中,淄博盲校13名高中畢業生全部被長春大學錄取,錄取總人數列全國第二。1名同學獲首屆“心靈的聲音”全國盲校學生講故事大賽小學組特等獎。淄博盲校被教育部、民政部、中國殘聯授予“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淄博聾校、淄博盲校被省政府殘工委授予“全省優秀殘疾人之家”榮譽稱號。深入開展“學前教育規范管理年”活動,充分發揮市、區、鄉鎮及幼兒園四級教研網絡的引領作用,切實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年內,1所幼兒園被評為省“十佳”幼兒園,10所幼兒園通過了省級示范園復評。
八是教育信息化水平向高層次邁進,“2009中國教育信息化領導力高峰論壇”在淄博舉行。我市參與敏特的應用課題的學校擴大到40余所,“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語文提前讀寫教學”實驗學校達到10所,交互電子白板應用擴大到300多個班,涌現出了周村區北門里小學、周村區城北中學、臨淄區高陽中學等一批教改先進學校。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創新與實踐活動中,20余名師生獲得國家恩歐希(NOC)教育信息化創新大獎;在今年6月份全國教育技術應用區域推進(沈陽)研討會上,市教育局作了典型發言;今年《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志7、8、9、10月份連續四期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進行了系列報道。9月份,由中國教育技術學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09中國教育信息化領導力高峰論壇”在我市舉行,來自哈爾濱、廣州、臺北等全國十幾個城市的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等300余人參加了論壇。
九是扎實推進語言文字規范化創建工作,順利通過語言文字規范化二類城市評估驗收。我市建立健全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完善規章制度與工作機制,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省語委評估組10月份對我市包括張店、臨淄兩區在內的19個單位進行驗收評估,對我市語言文字工作予以高度評價,我市評估得分249.7分,成為第二家以地市為單位通過語言文字規范化城市驗收的二類城市。同時,臨淄區金茵小學、張店區公園新村小學被國家語委確定為全國語言文字工作示范學校,16所中小學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全省語言文字工作示范學校。在教育部語用司和中國教育學會舉辦的“首屆全國大中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中,我市2名學生獲一等獎;桓臺世紀中學榮獲全國2009年經典詩文誦讀山東賽區中學生集體組一等獎第一名。
十是回顧輝煌成就,教育與祖國同行,全市教育系統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市教育局黨委研究下發了教育系統慶祝建國60周年活動方案。在全市中小學生中組織開展了“我看新中國成立60年”報刊設計、國學經典誦讀、鼓號操大賽展、職業學校技能展示活動等系列活動。市教育局組織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成果展”、“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暨第二十五個教師節文藝匯演”、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座談會,出版發行了《奠基未來—親歷淄博教育60年的歷史變遷》、《教師楷模—人民教師李振華事跡紀實》、《青春的足跡》,此外,編寫了《尊師重教》(畫冊)和《教師偉大》。與《新教育報》聯合開辦了《淄博教育》專版,全市教育系統年內在省級以上媒體發稿共計1100余篇。教育系統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集中展示了60年來淄博教育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凝聚了共識,激發了廣大教育工作者投身全市教育事業發展的熱情。(淄博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