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南山學院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它規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先做干什么、后做干什么,各步驟應當完成的任務。行動導向的教學強調。
學生作為學習的行動主體,要以職業情景中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基于職業情景中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獨立的計劃、獨立的實施與獨立的評估即自我調節的行動為方法,以師生及生生之間互動的合作行動為方式,以強調學習中學生自我構建的行動過程為學習過程。不強調知識的學科系統性,重視“案例”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學生的自我管理式學習。行動導向的煙臺南山學院會計教學程序是通過“步驟”和參照所要完成任務的實際“工作過程”來導向老師和學生的行為,可按以下四個教學階段進行:確定或接受項目任務:教師引導學生來接受并完成一個具體任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必須讓學生參與進去。例如,手工編制會計報表項目任務,給學生某一種會計報表,讓學生明確并收集填制這一報表所需要的賬目資料。
制定計劃:由學生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操作步驟和程序以及時間安排等,并終得到教師的認可。例如,編制會計報表時首先要完成期末的賬務處理工作(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資產減值準備和借款利息等),進而進行則產清查、對賬和查賬、調整賬目及更好,錯賬、結賬和編制試算平衡表等。
實施計劃:按照己確定的操作步驟和程序,每個學生獨立或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操作,教師監督并糾正實施操作中的錯誤。例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會計電算化系統模擬,從原始資料的輸入、記賬憑證的編制到自動升記賬簿和生成會計報表,并將結果與手工模擬實驗相勻_驗證,使學生清楚各會計程序之間的相勻_聯系,加深對會計的感性認識。
檢查評估: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評價完成工作任務的質量、進度、合理性、完整性等。再由教師進行檢查評分,并通過對比師生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
煙臺南山學院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習主體在學習中有意識地掌握二個相互依存而有機聯系的本領:一要學會獨立地制定計劃,這是一種預測性、診斷性的工作訓練;一要學會獨立地實施計劃,這是一種過程性、形成性的工作訓練;二要學會獨立地評估計劃,這是一種總結性、反饋性的工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