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抓市場,內調結構
臨沂電力學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培養的是在一線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大自然“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法則,不符合市場的需要終究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這就要求臨沂電力學校從市場的需要出發,臨沂電力學校以就業為導向,外抓市場,內調結構,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外抓市場就是要正確把握政策導向,利用臨沂電力學校在整個社會大教育體系中處于“適應型”教育的位置,主動宣傳技工教育及職業技能鑒定,實行就業準入制度的深遠意義;宣傳臨沂電力學校是專門培養實用型中高級技術工人的學校。內調結構就是要合理設置專業,適應現代就業需求。
第一,要打破舊的教學模式,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工藝與操作訓練相結合、教學實習與生產實習相結合、一專多能的新模式。
第二,臨沂電力學校在教學內容上要主動適應勞動力市場的多變性,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為此必須改革現有教學內容,培養新型的知識型、應用型的技術工人。
第三,要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充分利用師資資源,加快引進高層次、高學歷的中青年教師,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逐步改善師資隊伍的結構,加強對教師的進修與培訓、考核、職稱聘評、課堂教學質量、科研等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鼓勵教師不斷提高業務和學術水平,力爭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為培養一專多能的實用技術工人提供人才支撐。
二、加強實訓,無縫對接
臨沂電力學校將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技術理論課與實驗、實訓和實踐融為一體,切實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的。加大實驗實訓課程比重,強化學生實戰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瞄準市場缺口,專業設置跟著未來的市場轉,與行業、企業緊密聯合,采取“訂單式”培養模式,讓學生一進校門就與企業零距離接觸;企業可與學校建立對口的實訓基地,尤其是一些外資企業,這對高級工掌握與企業同步的技術水平至關重要。臨沂電力學校根據各個用人單位的需要調整課程,進一步細化專業,對口培養技術型人才,了解先進技術的發展動態,縮短“磨合期”;學校也可以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這也是技工教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保證。
三、強化指導,寬口就業
臨沂電力學校要開設就業指導課,為學生就業提供良好的指導和服務。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定位,具備良好的擇業心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興行業、職業不斷涌現,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那種原先認為只有專業對口就業才算就業的觀念顯然已經過時。要大力提倡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在就業時不唯專業對口,在允許的范圍內寬口徑就業。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形成比較穩固的專業思想,提高上崗適應性和動手操作能力,能不斷調整自己,跟上新技術發展的步伐,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要教育學生?適當降低就業期望值,主動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找準自己的位置,不可好高騖遠,不要只想著一步到位,把找到第一份工作當做積累經驗、學習業務技能、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過程。要密切企業和學校的聯系,架通用工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橋梁,向畢業生和社會傳遞勞動力供求信息,千方百計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要把創業培訓作為臨沂電力學校教育的新趨向,跳出原有的思維定式,不僅培訓就業的人,而且培訓能創造就業機會的人。臨沂電力學校通過這種教育,使從業人員獲得創業所需的意識和能力,促使他們去當老板,去創造新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