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技師學院的教師授課要考慮如何幫助學生把一堂課的內容歸納好,變成易學、好記的簡單圖文信息(即板書)。平時我們常說這么一句話:“會學習的人能把一本書越讀越薄。”也就是說,讀書要善于概括。因此,在講課時,教師不僅要講知識,更應該傳授方法,好的方法可讓學生學得輕松、提高能力。例如,在講解《機械基礎》緒論這部分知識時,為幫助學生理解機械、機器、機構、構件、零件等相互之間的關系,淄博市技師學院畫了部“機械五輪車”。方框:表示包含關系;大圓:表示高副,意指效率高;小圓:表示低副,意指效率低;圓多:表示承載能力強。
這部“機械五輪車”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因為它把本章節的重要內容新鮮地“裝載”到了車上。令人高興的是,在下一次講課前,淄博市技師學院的老師隨機地叫一位學生把上一堂課的重要知識板書到黑板上,這部車就被快捷地畫了出來,在逐一點擊車上的知識信息點時,他自信地說出了各定義及各知識點的相互關系。看來,形象直觀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書本上許多文字表述讓學生糊涂的內容,若教師在備課時考慮用作圖表的方式把各知識點進行對比,就可以幫助學生簡化分析、理清思路、提高學習效率;若遇到計算時,有很多的公式要記憶,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如何幫助學生抓住關鍵的幾個基本公式用推理的方式來學習。當然,講知識和傳授方法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教師在每一次授課的過程中都要注意在講知識的同時傳授方法。
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是內在動力
教師授課如果能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就會注重研究學生,主動考慮課堂上怎樣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其實,這也是教師授課所達到的另一種境界——樂趣。客觀地說,教師一堂課的授課質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個人的綜合能力,如果說教師善于把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環節中體現出來,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而且也會在一次次課堂教學中提高自身的教學威信。淄博市技師學院曾經做過這樣一種嘗試:在《機械基礎》這門課程中,右手螺旋定則是很重要的知識點,因為螺旋傳動和蝸桿傳動都要用它判斷傳動件的旋轉方向。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常犯不是把左手、右手用錯,就是把傳動件的運動方向判斷錯的錯誤。為了突破難點,淄博市技師學院針對教法特別用心地去研究,幾經琢磨,把右手螺旋定則編成了一個“順口溜”式的助記口訣:
螺旋傳動真奇怪,四指彎彎順轉向,回轉移動集一件,
旋轉移動同時在;拇指直直判方向;運動方向同指向;
要問移動向何方,左旋螺紋左拇指,回轉移動分兩件,
不看四指看拇指。右旋螺紋右拇指,運動方向逆指向。
這個助記口訣是淄博市技師學院在課間通過多媒體投影到黑板上的,并在上課時領全班學生念了兩遍,當時學生念得朗朗上口。考慮這個助記口訣僅是幫助大家理解和記憶右手螺旋定則的,也沒有統一規定記筆記,但過了幾周講到“蝸桿傳動”這一章節時,淄博市技師學院要求學生判斷蝸輪旋轉方向,不少學生在堂上異口同聲地復述了這個助記口訣。無獨有偶,在另一個教學班,順口溜式的助記口訣被演變成山歌唱了出來。教師引導學生找到了學習竅門,學生的學習勁頭就足了。
對于淄博市技師學院學生而言,實踐是生命,多實踐才會產生創造力。抓住淄博市技師學院教育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特點,引導學生發揮長處去改進教學,才會有更大的收獲。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們把你所教的學科看作是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學生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當引以為榮的事。”淄博市技師學院在給機械制造專業學生講授“鉸鏈四桿機構”這一章節時,并沒有按傳統式的教法(講機構→講原理→講運動規律)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先給學生一篇精心設計的引導文并提供一定的自學時間。在課堂上把學生分成6個小組,學生依照課本中圖示自覺地分工協作,先動手制作了相關的木質模型,再展示運動特點,后由教師揭示它們的運動規律。這樣的教學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發現,自己得出初步結論,體驗到了自豪和快樂。當每一個人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時,無疑是在幫助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也激起了學生更大的求知欲望。這樣就為教師后揭示各機構的運動規律做了有力的鋪墊。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當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中時,備課就好似寫詞譜曲,享受著創作的快樂;站在講臺上就好比站在舞臺上,洋溢著激情,引導著學生快樂地學習。唯有這樣的好教態、好教法,才會讓學生喜歡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