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
煙臺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于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并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
•行政區劃
煙臺市轄芝罘、福山、牟平、萊山4個區及長島縣,代管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7個縣級市。為加快海陽市城市經濟發展,經市政府研究并上報省政府批準,海陽市撤銷鳳城鎮,設立鳳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鳳城鎮政府;為加快棲霞城市城市經濟發展......
•工業農業
農林牧漁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8.15億元,比上年增長5.3%,農業內部各業協調發展,農業產值140.64億元,增長8.1%;林業產值4.01億元,與上年持平;牧業產值54.14億元,增長7.3%;漁業產值102.39億元,增長2.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97億元,增長3.2%。
•建置沿革
煙臺,古為東夷族地。夏朝,東夷族建過國(治所在今萊州市過西)。商、西周、春秋時為萊國地。戰國屬齊。秦代屬齊郡。漢代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南北朝為東萊、長廣郡。隋為萊州......
•運輸郵電
交通設施水平有新的提高。國道206線煙蓬段全線貫通,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6390.6公里,比上年增27.4公里,其中一級公路增87.5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68.9公里,實現了市市通有高速公路。
•科教文衛
煙臺市科技工作再上臺階。科技項目列入國家科技計劃35項,列入省各類科技計劃107項,列入市科技發展計劃90項。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29.88億元,比上年增長50.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3.71%,比年初提高2.97個百分點。
•城市環保
環境衛生治理取得新成果。全年共清運、處置建筑和生活垃圾65萬多噸,無害化填埋處理垃圾31萬噸,垃圾清運及時率達到99%以上;年末保潔公廁67座、垃圾容器4520個,保潔率達到。
•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繼續提高。據抽樣調查,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803元,增長10.4%,其中工薪收入10433元,增長11.2%。人均消費性支出為8054元,增長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