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有幾種模式?學生需要注意什么?相信大家對“校企合作”這個詞并不陌生。校企合作是利用協作的方式互相支持、資源互用、優勢互補,共同培養順應時代發展的人才。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我國各行各業發展速度加快,對于人才上面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加快技能人才的培養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將更快更精準地培養出社會上急需的人才,更有利于社會的發展。
現如今,很多學校都在以校企合作的模式招生。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很多種,不同的模式會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待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比較常見的幾種模式。
1、訂單培養模式
所謂訂單培養的模式,就是校方與學生簽訂委培用工協議,學生在完成學業后可以進入學校合作的企業就業,這種模式也叫作委培班、冠名班。但是,這種模式往往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鉤,學生需要完成各項考核,方能順利就業。因此,簽了協議并不是“高枕無憂”了,還是不能放松學習的步伐。這一點也避免了學生因“坐享其成”而產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2、校企互動模式
有些學校會和部分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并且,企業會派專人參與教學。這些基地往往會按照合作企業的環境進行搭建,模擬工作環境,讓學生在這里可以體驗到更多工作時的感受。這樣一來,校方在培養人才方面就占有一定的優勢,同時企業也可以優先選拔人才,滿足自己的用人需求。這種培養模式的專業往往比較單一,不能滿足所有專業學生的就業需求。
3、合作經營實訓模式
這種模式是三方共贏的模式。企業利用學校的生源、場地和實訓設備,來達到既讓學生實踐,又為自身減少人才培養成本和場地不足的目的;學校也可以利用企業的技術指導,減少自身的教育成本;而學生在學校就可以學到更多的技術手法,領悟到更多的學習經驗,可以較早地擁有工作的能力。
4、工學交替模式
這種培養模式就是部分學生在學校上課,另一部分去企業實習,定期輪換,或是學生全天性質的實習工作,利用空閑時間學習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學以致用。學生實習期滿后,本著雙向選擇的原則,可以與企業簽訂正式的勞務合同,成為正式員工。企業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獲得更多的人力資源。
選擇“校企合作”的學校,學生需要注意什么?
1、合作企業的規模
正規的校企合作學校,學生完成學業后,學校是直接安排就業的。而有些學校名義上是把學生交給了規模宏大的企業,實際上那些企業都是一些“小作坊”。而這種“小作坊”基本都是個坑,還會把學生推到第三方中介公司,由中介公司幫學生找工作。大家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可以提前了解一下與學校合作的企業,看看企業是否靠譜,拒絕“小作坊”。
2、學費情況
一般來說,校企合作學校的學費會高一些,但也不是高的離譜,具體還是要分專業。像計算機類、民航、高鐵類的專業,學費會貴一些。有些學校的專業不僅是訂單班,學費還非常低,這種情況,大家就要慎重了。
3、學習態度
這一點重中之重。很多學生在進入學校,順利簽訂就業協議后,就對學習“不聞不問”,覺得反正也簽訂就業協議了,混到畢業就可以理所當然的上班了,這種學生不在少數。企業也擁有一定的考核目標,會對學生的能力、成績有一個綜合判斷,只有符合條件的學生才能順利就業。因此,簽訂了協議后,不代表就可以坐等上班了。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全部內容,大家是否對“校企合作”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了呢?如果大家想報考正規的校企合作學校的話,可以撥打電話咨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