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接受教育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權利,然而在浙江省寧波市的一些地區卻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設置重重障礙。為了入讀東錢湖鎮的幾所公辦學校,家長必須備齊包括“無犯罪記錄證明”、“無違法生育證明”、“老家無監護料件證明”、“養老保險繳費單”等在內的十個證件材料,面對十個證件材料的硬杠杠,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因為十證不齊備被公辦小學拒之門外。
一些家長對此非常無奈:“爸爸犯罪了,孩子就不讓讀書了?!這個政策好像太過份了吧!讀書我給錢,跟養老保險有什么關系呢?!超生的孩子就不讓讀書了?!這個條件好像太苛刻了!”
記者了解到,對于戶口在寧波市的學生,學校只要求出示戶口本、“預防接種證”等四份材料。那么為什么對外地務工人員的子女卻要求父母的“無犯罪記錄證明”、“養老保險繳費單”等證明材料呢?寧波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多,而教育資源有限,因此在公辦學校入學上的確設置了一些門檻,但要求家長無犯罪記錄、具有養老保險和勞動合同等引起媒體質疑的條件是按照浙江省發布的文件執行的。
您對于財政部公布的個稅基本情況有何評論?您對工薪階層繳稅占總額50%怎么看?您認為還應該提高個稅起征點嗎?為什么?我們期待您的觀點。
盡管很多人都認同外來務工人員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仍然無法合理分享當地的教育資源。努力消除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上的種種障礙,不僅僅是對流動人口及其子女,而且對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