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山東省教育廳正式印發了《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內容調整意見(試行)》(以下簡稱《調整意見》)。這也是我省減輕高中學生學業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調整意見》著力解決普通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九個學科教學內容偏多、部分要求偏高、課程模塊之間內容重復等問題,適當減少教學內容,降低教學難度,努力解決學科課程教學容量過大與課時緊張的矛盾,為學生創造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
山東省教育廳指出,《調整意見》是全省普通高中教學管理與評估考試的基礎,是學科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各種考試命題的基本依據。
據悉,《調整意見》從本學年新高中一年級開始在全省統一實施。
學校:高考不改,減負難行
“應該說,根據目前的國家課程標準,學生掌握相關學習內容,難度并不大。”省城某中學一位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告訴記者,高中學生學業負擔重,不是因為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太高,而是由于高考的難度和升學壓力。
他指出,如果沒有高考,學生掌握起國家課程標準設定的教學內容,通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拿到高中畢業證會非常輕松。但問題在于,當下高中教學的首要標準是高考要求,而非國家課程標準。“你能高中畢業,并不意味著你可以考上大學。高考考什么,你就得學什么,而且要學得更深更透徹。壓力就是這樣產生的。”
“課程標準可以降低,教學內容可以縮減,但是高考難度不變,升學壓力不減的話,你不教,學生也會自發地學。課業負擔很難降下來。”在他看來,作為一個人才選拔性考試,為增加區分度,高考的難度不會下降太多。
[語文]
《離騷》等古文不必再背誦全文
據了解,此次語文必修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主要從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考慮。
閱讀與鑒賞方面,部分文本可由課內精讀調整為課內略讀,或由課內略讀調整為課外瀏覽。此類課文包括《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等論述類文本,《關于北京城墻的存廢》等實用類文本,《舊日的時光》、《夢》等文學作品。古代優秀作品的鑒賞要求也有所調整,部分文本可選擇其中幾個精彩段落學習。如《報任安書》、《竇娥冤》等。部分文本可適當降低學習要求,把理解改為了解,并在此基礎上把背誦全文改為背誦部分名句或名段。如《離騷》、《逍遙游》、《滕王閣序》等。
表達與交流方面,根據原來的要求,學生在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于2萬字。現在調整為每學期課內(45分鐘)寫作600字以上的文章應不少于6篇;課外練筆不少于3000字。作文評改方式也有所調整。今后,作文可采取多樣化評改方式,如教師評改、學生自主修改或互相評改、師生共同評改等,對個別學生教師可以當面評改。任教兩個班級、學生總數在100人以上的,作文不要求教師全批全改。
選修課程方面,此次調整的原則為整合教學。如詩歌與散文系列、小說與戲劇系列、新聞與傳記系列等幾大系列明確提出,部分模塊可以整合起來有選擇地教學,有的則可結合必修模塊教學,不要求“面面俱到”。
[數學]
部分課程改為“選學內容”
高中數學必修模塊方面,“用計算機畫函數圖象”、“中心投影”、“算法案例”、“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了解賦值語句,其他語句等內容此次被列為選學內容;“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公式”,由遞推關系求數列通項公式等內容則不再作教學要求。
選修模塊方面,《調整意見》則不再要求學生記憶獨立性檢驗的“卡方公式”;數學1-2和數學2-3的統計案例的相關內容則被刪除。
[英語]
208個單詞不作教學和考試要求
英語語法方面,非謂語動詞部分只掌握其基本用法,其獨立主格結構、動詞-ing形式的復合結構只要求理解。省略、倒裝、強調、虛擬語氣只要求理解。
詞匯方面,《調整意見》將abolish等208個單詞列為不作教學和考試要求的詞匯。
《調整意見》指出,在英語教學中,可有選擇地使用教材中的練習,并視具體情況,靈活選用選修9-11的內容。
[思想政治]
仿宋字部分不作拓展性要求
調整后,思想政治教材的正文(包括宋體字和仿宋體字部分),是教學的主體內容,作教學要求;教材的仿宋體字部分,教學功能上是引導學生思維的活動,不作拓展性要求。教材的輔助文(包括名詞點擊、專家點評、相關鏈接等楷體字部分),是教學的輔助內容,不作教學要求。
[歷史]
選學內容不納入考試評價范圍
《調整意見》對歷史學科的選學內容做了明確標記,規定選學內容不列入各級、各類考試評價范圍。是否選學,由各學校自行確定。
此前,歷史學科內容標準中有少部分教學內容在不同的模塊或專題中重復出現。此次調整將這類內容進行了分解和遷移,合并到其他相應的模塊或專題中。
據了解,在此次調整中,歷史學科選修課程中有不少被納入了選學內容。比如,梭倫改革、東西方的先哲、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等局部戰爭。
[生物]
部分實驗不作教學要求
在必修模塊中,針對課程標準中沒有作出明確要求,而在部分版本教材中增加延伸的內容進行了刪減;針對教材中超出課程標準難度要求的內容提出了降低難度的建議;對實際教學中如何把握課程標準的難度和學習范圍,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選修模塊中,基因治療、“月季的花藥培養實驗”等部分內容和實驗,不再做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