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的羊里鎮、寨里鎮等大蒜主產地采訪時發現,受去年高價位運行、年后出口形勢好轉以及持續低溫干旱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3月末萊蕪冷藏蒜出庫報價與之前的2月20日相比,每公斤上漲了兩元多,漲幅達20%。
另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新監測數據,4月6日監測的21種蔬菜中,生菜、四季豆、大蒜價格上漲,與前一日相比,漲幅均在0.5%以內。而此前的監測顯示,2月21日以來,全國大蒜價格持續微幅上漲,至3月14日累計漲幅為3%。從3月15日開始,大蒜價格雖有小幅回落,但從全國近期來看,超七成省區市的大蒜價格平均漲幅較前期仍高出近2個百分點。
據了解,在去年瘋狂的蒜價之下,全國各地尤其是我省的大蒜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來自萊蕪市農業和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2010年僅該市大蒜種植面積較上一年度就增加了近3萬畝。
今年大蒜的總體產量應該不少,為什么價格還會出現上漲呢?在萊蕪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上,一位劉姓批發商告訴記者,“本來以為種蒜的人多了,價格高不到哪兒去,沒想到年后價格一個勁地上漲。”對于做批零銷售的老劉來說,蒜價上漲并非好事,“因為價高,老客戶紛紛減少了采購量,一天出手不過百十斤,還不足前期的八成。”
老劉分析說:“受去年前期高蒜價影響,大蒜種植面積有所擴大,但在播種之后,先是趕上持續大旱,后是連續低溫,大家擔心會影響到產量。目前新蒜還沒有上市,去年冬天的舊蒜卻存量有限,因此價格就上去了。”
供求關系的不對稱,是蒜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據了解,去年大蒜入庫期價格高,很多商家迫于壓力,后期放棄入庫,導致總庫存量減少。年后,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大蒜出口呈現回暖,訂單不斷追加,加之部分庫主惜價銷售,現貨供不應求,成為蒜價短期上漲的根本性原因。
另外,今年以來持續上漲的油價,導致運費上升,物價上漲導致用工成本增加,也都將反映在價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