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稅法教學一般是把稅法理論知識與納稅申報實務結合起來。稅法學習比較枯燥,應把稅法理論知識、稅務會計、納稅申報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緊密依托社會,建立產學研密切合作的運行機制,仿照實際的稅務會計崗位,創設仿真的學習環境,諸如稅務實訓基地和稅務實訓室等。完全仿照實際工作進行稅法教學,根據稅務會計崗位的工作職責及業務范圍。選取有代表性的業務題,讓學生在仿真的實訓環境中根據實際的業務流程逐步操作,使學生能達到畢業與上崗的“零過渡”。
注重記憶方法稅法的內容大部分需要記憶,記憶量較大。因此,要想學好稅法,必須掌握一定的記憶方法,諸如右腦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口訣記憶法等。通過右腦記憶法,把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變成生動的文字畫面,不僅記得快,而且經久不忘。比如營業稅除了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外,還有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7項稅。如何記住這七項稅目呢?我們可以對這7項稅目只取各項第一個字,組合為“交建金郵文娛服”,把“建”諧化成“現”,就變成了“交現金郵文娛服”。這樣就變成了一幅圖景,即買衣服時。交完現金,再把文娛服郵過去。通過這種方法,營業稅的稅目就很容易就記住了。
加強工學結合工學結合一方而可以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另一方而可以讓學生深入實踐。學校應想方設法加大與伙伴單位的合作力度,建立有效的校外基地師資培養制度,引導教師加強專業積累,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通過工學結合,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提高技能,縮短與實際工作的距離。
山東藍海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稅法教學應突出高職教育的特點,注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根據社會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合理選取教學內容。還應加大課程改革力度,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增強稅法知識的趣味性。同時,還應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從各個方而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出社會所需的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