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學生感性認識
在講授《機械基礎》這門課時我們決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模型、掛圖、實物等教具。如果現有教具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山東礦山機械廠技工學校的教師要學會自制教具。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多使用教具,課堂表現形式會變得生動直觀,使學生帶著好奇心進入課堂。在演示教具時,教師邊講邊演示,讓學生邊聽邊觀察,把抽象的知識點演變成生動、直觀的具體形象,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2.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
山東礦山機械廠技工學校在《機械基礎》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很多概念和比較繁瑣的圖形,如果板書完全依賴黑板不僅板書設計困難,還會占用很多時間,較復雜的圖形也很難在黑板上畫出。如果采用課件輔助教學就明顯不同,將內容進行分層顯示,誘導學生深入淺出。技校生文化基礎課雖不扎實,但很多學生對計算機有極強的興趣。在教學中要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直觀形象地再現客觀事物與現象,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方式參與知識的探索過程。另外我們可以在網上下載或自己制作一些機構的動畫進行播放,加深學生對該機構運動特點的理解,學生不需要進車間就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山東礦山機械廠技工學校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
1.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互動教學的前提,只有師生關系和諧健康,才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這也是教師增強教育效果、獲得教育成功的前提條件。教師必須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和信任學生。尊重學生不僅要看到學生的優點,也要承認學生客觀存在的缺點,教師不能因此歧視學生。愛護和信任學生會使其感到被尊重,從而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因此,愛護和信任是教育學生的一種特殊手段。
2.善于提問
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是增強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好的提問能非常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想象和創造力。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想將問題提得恰到好處,我們備課時必須認真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情況,設計出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把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轉變為主動對知識的渴求。同時教師可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反饋的過程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學能力較差是山東礦山機械廠技工學校很多學生的一個共性,在平時學習中都期待著老師直接給答案,不愿獨立思考。而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對學生的幫助很大,尤其當學生走上社會后,原有的知識無法滿足生產實際的需要,必須不斷更新知識,而更新知識的要求就需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可從以下方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第一,注重預習。教師每節課結束前要提出下一次課的預習目標,要求學生有針對性地看書。上課時抽查提問,檢查預習情況,促使學生課前認真自主預習。第二,學生客串老師。課堂中我會經常就未講解過的某個知識點讓學生自學5~10分鐘,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講給其他同學聽,不管正確與否,都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并增強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第三,創設自學情境。多給學生思考時間,消化、提問和鞏固。第四,加強聽課指導。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對于重點和難點快速記錄。后,復習鞏固。一天學習結束后必須將當天學習內容進行整理和總結,上課時未理解的重點復習。另外,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做作業時不看書,自我檢查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我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本錯題本,將每次練習和考試后的錯題記錄下來,定期的復習,加深記憶,確保下次不再出錯。
山東礦山機械廠技工學校通過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不斷總結;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恰當地應用各種教學方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就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增強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