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表明,在
臨沂煤炭技術學院,學生大都希望在專業學習或職業生涯規劃遇到困難時能得到教師的正確指導。而“三師型”教師既能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教學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又能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所以就完全能夠勝任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學、專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培養等方面的要求。
1 創造條件,在職培養
教師職業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職業,學習與進修是對教師的常態要求。“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單靠“引進”不現實,必須立足于在職培訓和進修。為此,國家和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建立高職教師遠程繼續教育平臺。對臨沂煤炭技術學院來說,學校對教師的職業指導能力的培養,則可根據“職業指導師”考證的要求,對教師采取在職培訓、網上學習、離職進修、企業實踐或聘請專家授課等方式來促使教師素質由“雙師型”向“三師型”轉化。一方面,國家應盡快完善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教師繼續教育體系,以滿足臨沂煤炭技術學院專業教師在專業深造、實踐技能獲得和職業指導能力的再提高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國家或學校還應從教學設施和設備的配備上加大投入力度,應采取措施促使社會和企業積極為臨沂煤炭技術學院“三師型”教師隊伍的培訓提供場地。臨沂煤炭技術學院還應給教師的進修提供時空上和資源上的保證,并設法把進修的壓力轉化為考證的動力。
2 校企聯合,提高實力
走校企聯合之路,面向社會辦學,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是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臨沂煤炭技術學院培養“三師型”教師的重要途徑之一。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應把“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納入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有計劃地、定期地選派骨干教師到企業學習與實踐,同時幫助企業解決技術或管理方面的實際問題。應支持教師參與企業的課題研究,鼓勵教師通過考試獲得教師系列之外的專業技術職稱或職業資格證書等。鑒于目前我國高校還沒有開設就業指導相關學科的課程,所以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應鼓勵已獲得了實際操作經驗和技能的“雙師型”的教師參加國家“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的培訓和考試,
或參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培訓和心理測評技術學習,以使他們能將自己的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質,走專業化、職業化和專家化的發展道路,從而形成高素質的“三師型”的教師隊伍。
在現階段,臨沂煤炭技術學院“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還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應進行工作模式的創新,做到自力更生。近幾年來,隨著下崗失業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多,社會上各種技能培訓和職業指導的需求都較大,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應抓住機遇,面向社會對相關行業進行有償的技能培訓或職業指導。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可以減少辦學經費不足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讓教師在進行這種培訓的同時從社會上搜集相關行業的發展態勢和職業變化的信息,以對本校學生進行技能培訓和職業指導提供實時的、豐富的素材,提高自己的辦學實力和聲譽。
3 措施保障,激勵到位
“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單靠提倡與號召很難奏效,必須有機制和措施來做保障。為此,臨沂煤炭技術學院和教育行政部門應制訂“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近期計劃和遠期規劃。應鼓勵“雙師型”教師先達標,同時要求“單師型”教師“雙師”化,做到認識到位、要求到人、整體推進。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應把教師素質的達標作為對教師進行年終考核、職稱評定、評先和獎勵的條件,并施行責、能、利掛鉤的分配與管理機制。在對“三師型”教師的激勵方面,筆者建議:首先應完善職稱評聘標準,發揮職稱評聘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導向作用;其次應建立健全對“三師型”教師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應依據相關法律,構建出一套對“三師型”教師進行管理和評價的制度,以便在對“三師型”教師的資格認定、職務聘任、進修培訓和考核獎懲等方面均能有據可依。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將“三師型”素質評價結果與教師的評職和福利待遇等直接掛鉤,引導其他教師向“三師型”方向發展。對于“單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三師型”教師,學校在待遇上應區別對待,以使教師能感覺到進行素質“擴容”有奔頭、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勁頭。
4 任務驅動,責任促成
在臨沂煤炭技術學院,職業指導課為公共必修課。該課教育內容不僅涉及學生所學專業,而且還涉及到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它與多數教師的知識背景相距較遠,是“三師型”教師素質形成的難點。為此,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應購買或自編相應教材,應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采取集體討論、單獨學習或上網查閱等方式來補上自己的不足。對教師的進修,可實行前期動員、中期檢查和后期考評等方式,以促其達標。在教師達標后,學校對已達標的教師還應適當壓擔子,以此促使教師職業指導技能能進一步熟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