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融“教、學、做”為一體的課程改革,首先應明確模具專業畢業生在企業專門崗位上做什么,怎么做,應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這就要求煙臺市福山區技工學校進行市場調研,走訪模具企業,定期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同時聘請企業的技術骨干,組建一支專兼結合的課程教學團隊,煙臺市福山區技工學校根據模具專業所涉崗位,共同深入細致研討該崗位的目標任務,進而形成《模具綜合實訓》課程的知識和能力點,終構建“崗位課程”目標、任務、知識和能力體系,從而制定新的課程標準,用于規范和指導專業建設與課程教學,以滿足不斷發展的崗位(群)、工作任務和能力需求。
2、煙臺市福山區技工學校的重組教學內容
(1)煙臺市福山區技工學校分析模具企業的工作情境與工作流程,確定典型項目。對本地區具有模具產品設計與制造能力的企業進行調研,確定與生產實際接近的典型教學項目,強調實訓項目的應用性,讓學生真實感受未來工作的環境與流程。
(2)煙臺市福山區技工學校在教學項目應針對模具設計與制造崗位工作實際需要來設計。完成項目過程中“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重點培養學生運用基本理論解決在模具設計、制造過程中遇到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
(3)教學項目中所選載體的難度要適中,要使設計出圖、制造具有可操作性。載體難度要適中,既要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又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還要考慮教學的成本。
(4)煙臺市福山區技工學校在教學內容設計中,根據企業模具設計與制造的工作過程,設計學習型實訓項目,考慮學生的能力差異,設計不同的模塊,供學生選擇。由于學生能力的個體差異,設計若干不同的等級模塊,實訓時供學生選擇,可以避免實訓項目的難度過大,個別學生完成不了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可以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